Hagel Left, Obama Is Coming: Where Do China-US Relations Go From Here?

<--

哈格尔走了奥巴马来了,中美关系何去何从

未来一、两个月,等待中美关系的可能是更为复杂的险滩急流,也许要到今夏新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举行时才会开始明显改善。无论如何,中国都应沉住气息,坚持新型大国关系方向。

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公开撂下一堆重话之后,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访问引发了舆论对中美关系走向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猜测,媒体对两军领导人“硬碰硬”津津乐道。到底该如何评价美国新任国防部长对中国的首次访问?

表面上,访问暴露了中美分歧的战略属性,印证了两军互疑的根深蒂固,但双方对中美战略利益进行军事层面的再梳理,共推两个大国处理彼此关系的手法向开诚布公、务实交流的境界提升,仍是可贺的。

两军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中美关系的难点和低地,但这不等于两军都甘愿如此。他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加强互动,确保两军关系的努力方向与两国关系的努力方向相一致,这理应得到客观评价和充分肯定。

正 确评估哈格尔访华,必须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一要看到两军互相划明底线,这未尝不是好事。中方把“红线”划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核心利益 上,申明在有关问题上“不会妥协、不会让、不会交易,更不允许受到一丝一毫的侵犯”;美方把“红线”划在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完整性上,不允许任何国家把美 国的军事力量排挤出西太平洋地区。两条“红线”保持着理智、合理的距离,中美并不必然发生正面冲突。

二要看到中美防长会谈达成七点共识,为 两军关系未来发展定下基调。这七点共识的主线是要认真落实共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推动新型军事关系健康发展;实质内容是同意推进重大军事活动相互通报机 制,启动商谈空中和海上军事安全行为标准,以及建立两军对话机制和举行亚太安全对话。有关共识表明,两国两军关系的主流是向好和可控的,不应被分歧矛盾所 遮蔽。

进入2014年以来的中美关系跌宕起伏、冰火两重。尽管高层接触更加密集,年度首次元首会晤在荷兰海牙坦率举行,美国第一夫人实现单 独访华,但受美国在东海、南海问题上拉偏架和达赖、美售台武器、网络安全、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影响,两国在对立情绪复又增多,呈现非同寻常的架势。

乌 克兰及克里米亚危机发生后,美国高层、智库在审思对俄罗斯的关系和美国全球战略布局问题时不忘把目光投向中国。米尔斯海默等人提醒美国政府,中国战略学界 正“误判”形势、急于从欧洲形势对美国的羁绊中寻获“第四次战略机遇期”,美国不应放松重返亚太步伐,“最终遏制中国这个美国未来的唯一对手”。此前美方 内部有强烈看法认为,中国正通过挤压日本、拉拢韩国实施瓦解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策略,使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存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战略 学界的这一思潮反映了美国高层的内心活动,他们正在形成一种默契:无论欧洲和乌克兰形势怎样复杂,美俄关系如何紧张,美国的“再平衡”都不能有姿态上的松 懈,不能给外界留下无暇东顾的印象。哈格尔和美国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在公开谈话中将克里米亚与台湾相提并论,警告中国不要在亚洲四处重划边界,“依 靠武力、威逼和恫吓侵犯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呼吁中国“负责任地运用强国力量”,正是这一心态的反映。

就在哈格尔访华的同时,中国驻美大 使崔天凯在纽约、华盛顿接连出席智库会议,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发声。崔天凯在回答美前政要和学者的尖锐提问时,重申中国欢迎美国在亚洲发挥建设性作用,同 时指出新型大国关系不是中美共治,中国反对任何搞“亚洲版北约”的企图。崔天凯特别指出,核心利益不是一个篮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 的核心利益,“我们说核心利益不可谈判,不等于与其它国家拒绝合作与沟通”,“我们要小心,不要对中美关系的大图景视而不见。不能给任何人幻想,以为他们 可以利用和操控我们的分歧”。

从崔天凯非同寻常的频繁露面和坦率言论可以看出,面对中美关系舆论氛围的恶化和复杂问题的突出,中国政府觉得 很有必要采取一些主动措施来掰正外界的认识,澄清美方内部对中国对外战略和对美政策正在加深的误解,维护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势头。必须承认,这将是一个 长期的增信释疑过程,目前并不处于有利的氛围。

哈格尔走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即 将接踵而至展开他的亚洲行程。从4月23日起,奥巴马将访问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将是一次重申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调整延续性和严肃性的访 问,通过美菲防务合作协定的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可能取得的进展、美军新型武器装备的加速投放、韩日关系在美国撮合下的进一步缓和等白宫费劲心思要 把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政策打造为外交胜果,挽回外界对有关战略调整已成“鸡肋”的印象。

这 些是不是“纸老虎的咆哮”,深受预算紧缩之困的美国各部门能否忠实履行奥巴马政府的“顶层设计”?疑问着实存在,但他们至少在调门上不会显示软弱的迹象, 近段时间的重点显然将放在安抚日、菲等亚洲盟友而非稳住中国上。在即将进行的亚洲之行中,奥巴马将会进一步发表影射甚至直指中国的言论。尽管美方会精心设 计有关言辞、小心安排场合,以免过度刺激中国,但中美关系氛围仍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新的压力和挑战。

无论华盛顿一些人对推进“再平衡”的口头 承诺多么坚定,都不能否认美国已无力独自承担亚洲议程的事实。白宫正越来越深地体会到,没有中国的配合,美国不仅将在亚洲一事无成,更可能深陷新的冷战疑 云和冲突泥潭。华盛顿需要正视自身的虚弱,重思其在亚洲的政策和部署。对奥巴马来说,一次不在中国停留的亚洲之行需要确认的,恰可能是“没有谁能绕开中国 安排亚洲的未来”。

未来一、两个月,等待中美关系的可能是更为复杂的险滩急流,也许要到今夏新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举行时才会开始明显改 善。无论如何,中国都应沉住气息,坚持新型大国关系方向,白宫则需要抓紧思考到11月奥巴马访华时其对华政策将会向国内、向中方、向世界交出一份什么样的 答卷。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