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den’s China Policy: Détente, Strategic Competition and Trade

<--

北京對這次美國大選極為關注,因為選舉結果影響美中關係及中國發展相當深遠;但也有人認為,無論誰當選,美國遏制及對抗中國的態勢不會改變。如今拜登幾已篤定當選,美中關係將隨川普下台出現一段和緩期,未來兩年是習近平走向「廿大」權力頂峰的關鍵期,他必須處理好美中關係;拜登上台是一個重設按鈕,北京必須抓住機會。

拜登與習近平間存在一些私人交情。二○一一年起的一年半間,已是「儲君」的習近平和當時的副總統拜登至少見過八次面。拜登也說,「我與習近平相處的時間,超過任何一個世界領導人」。然而,拜登上任總統後,不會重回歐巴馬對中的「交往政策」,他將不是歐巴馬2.0版的總統。事實上,在歐巴馬的第二任期後半,與中國交往已證明無效,大陸已成為美國的長期戰略威脅。

這是「修昔底德陷阱」的結構性因素:崛起的強權與守成的強權之間,必然會有的緊張關係。這項緊張,不會因為領導人的私人關係,或是美國新政府與北京的蜜月期,而有太大改變。拜登政府將以更有效的手段來應對中國崛起,而隨著戰略競爭加劇,中美在南海或台海發生衝撞的機會也不會下降。

拜登當選後,第一個觀察的指標是,目前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即所謂的「亞洲北約」,是否會如期形成?拜登年初在《外交事務》上撰文闡述外交政策說:應對中國挑戰的最有效方式,是建立一個美國盟友及合作夥伴的統一戰線。拜登既將恢復美國對北約的承諾,即有可能繼續「亞洲北約」的組建,甚至延續川普的國安策略,把中國與俄羅斯視為戰略競爭者。

但除了對抗,拜登上台後,還會有合作的一面。觀察最近的中美經貿趨勢,中國大陸在七月後加緊自美國進口,至十月下旬採購金額已高達二三○億美元,達到承諾金額的七一%,美國牛豬產品均創下歷史新高。中方這麼做,與其說是替川普助選,不如說是北京轉向和平低調,以防止美中關係惡化到不可收拾。美國農業部長還稱,中美首階段貿易協定,對美國經濟已是「巨大成功」。

由此可見,美中的經貿對抗畢竟有其極限。越來越多人開始檢討,川普的「關稅戰」和「脫鉤戰」是否真有益於美國經濟。中國今年第三季GDP成長四・九%,第四季可能成長五%,對比美國經濟仍深陷泥沼,恐需加深加快兩國經濟合作才能促進美國經濟復甦。

拜登對川普與中國的經濟衝突並不以為然,他認為川普的貿易戰「用錯方法」;這點,被解讀為可能重新審視對中關稅。他的外交顧問布林肯說,與中國「脫鉤」並不是好辦法;而民主黨黨綱也認為不該片面展開關稅戰,這只會傷害美國勞工。拜登尤其希望把眼光放遠,聚焦新國際環境中的合作雙贏,為此,必須在全球問題上與中國合作;尤其在氣候變遷和防疫上,兩國合作空間很大。

這次選戰中,從台港到美國有很多華人希望川普能夠連任,主要因素是川普敢對北京態度強硬,屢屢出招讓中共難堪。這種心理,與其說是對川普的支持,不如說是對中共高層漠視自由和人權強烈不滿,因而樂見川普制衡。拜登上台後,這股期待會投射在拜登身上。事實上,民主黨比共和黨更重視民主與人權,拜登曾形容習近平,「這個人身上沒有一根民主的骨頭」。對北京而言,比起軍事與貿易戰,一個堅持民主人權的美國政府,其實還更棘手。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