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Discrimination

<--

星洲日報/國際漫步‧作者:李愛如‧2009.04.19

從東亞到中東,從歐洲到南美洲,奧巴馬用燦爛的笑容展開讓人盛情難卻的春季外交攻勢。一時間,東西方媒體紛紛對這位巧克力膚色的總統施展的外交“巧實力”,讚不絕口。

奧巴馬盡情施展巧實力之餘,也領導美國,讓美國的外交政策摒除國家歧視的視角。是的,這世上不只有性別歧視、種族歧視,還有國家歧視。

奧巴馬上任後率先向美國的世敵伸出橄欖枝,益發顯得前政府不僅無意與敵國修好,反而更像要刻意結下梁子。他主動向古巴與委內瑞拉示好,讓人猜測美國或將撤銷對古巴實行了47年的禁運。古巴當年成為蘇聯在冷戰時期對抗美國的棋子,但美國因為撼動不了幕後推手蘇聯,轉為對付古巴,令古巴遭逢近半世紀的禁運待遇。

綜觀歷來發生的世界爭端,犯事的小國往往會受到實際制裁,同樣犯事的大國則只會受到“譴責”。種種的政策偏頗說明大家心照不宣的國家歧視傾向。

這一點朝鮮常常掛在嘴邊。朝鮮說,每個國家都有權利用太空,為何唯獨朝鮮要為發射衛星受到制裁?她只差沒有向世界申訴:“為何歧視我?”

我們知道,列強要制裁朝鮮的原因是,質疑朝鮮名為發射衛星,實為試射能裝載核彈頭的火箭。不過,箝制某些國家發展核子的自由,從某種定義來說也稱得上犯下國家歧視。因此,奧巴馬提出全球無核化倡議:在大家都沒有的前提下,掀起核糾紛的伊朗及朝鮮也就沒得說嘴了。儘管這項倡議說易行難。

奧巴馬的出現打破了世人認為美國膚色歧視嚴重的成見;可奧巴馬現象的影響力又能去到多遠?能否協助淡化國家歧視,進而修補由此衍生的不和?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