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ey Makes It Difficult for Obama

<--

 美国前总统布什卸任后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深居简出,也未发表公开谈话,对奥巴马政府说三道四。反之,在任时沉默寡言、宁可在幕后不动声色搞黑箱作业的前副总统切尼,却选择了高调抨击奥巴马政府。他近来多次公开亮相,怒斥奥巴马的国家安全政策。

  上周四,切尼又和奥巴马较劲。奥巴马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家档案馆首次以国家安全为主题发表演讲,强调美国必须改变做法,才能更有效地对付恐怖主义威胁。

  奥巴马说,美国要反恐但不能违反法律,基于这样的考量,他才下令禁止向恐怖主义嫌疑分子施用酷刑,下令关闭关塔那摩监狱和重新审查关塔那摩监狱所有待处理的案件。

  奥巴马演讲完毕,切尼即在美国企业研究所发表了针锋相对的讲话,为布什政府的打恐政策辩护,以及猛批奥巴马上台后的做法极不明智,只会使美国濒临危险境地,严重危害美国民众的性命。

  切尼更抛下狠话,断言奥巴马将会为自己的决策感到后悔。

  两场演说都通过电视直播,两人用词激烈,火药味十足,颇有隔街打擂台的意味。

  奥巴马演讲的主题在于强调前任政府面对恐怖主义威胁作出一系列草率的决定,违背了美国的基本价值观,既无效果,更无法持续。

  切尼的主题则是布什的政策非但没失误,还成功防止了九一一式的悲剧重演。他坚持布什时代讯问恐怖主义嫌犯的方式,设立关塔那摩监狱和加强监听等安全举措,在恐怖袭击后那八年,保障了美国的安全。

  其实在这之前,切尼接受媒体采访时已说过,在奥巴马领导下,恐怖分子发动核武器或生化武器袭击的“可能性相当高”。

为施用酷刑辩护 切尼报大数?

  可是,切尼这回为施用酷刑辩护时引用的数据,却让人怀疑他报大数。他说,事实证明施用酷刑能够迫使某些恐怖主义嫌犯透露高度机密的信息。这种方式挽救了数以千计乃至数以十万计美国人的性命(thousands, perhap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lives)。

  《洛杉矶时报》访问了多名专家。乔治敦大学恐怖主义专家霍夫曼说:“这数目说起来容易,要证明却难。我认为那不过是这场论争中的另一轮信口开河。”

  美国企业研究所情报专家施密特则说,如果切尼指的是卡伊达企图染指核子或生化武器,而他们的努力已被挫败,这个数目或许说得过去。

  去年,布什总统曾列举他任内美国情报单位所破获和阻止的系列重大恐怖袭击阴谋,包括阴谋炸毁纽约机场燃料库,阴谋在一架飞往东岸的客机上引爆炸弹和阴谋摧毁洛杉矶图书馆大楼。

  然而,即使这些阴谋都得逞,死难人数加起来也绝对不可能达到切尼所说的10万人那么多,除非卡伊达掌握了核子弹。而霍夫曼认为,卡伊达并未掌握任何核子弹。

  洛杉矶时报记者向切尼的办事处查询所谓挽救了数十万人性命是以什么为根据,但对方拒绝置评。

  研究切尼思维的专家指出,经历九一一事件后,切尼便有夸大威胁之嫌。他的国安政策原则很简单:“宁可杀错,不可放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近日读到的一篇网上文章,提到普利策奖得主萨斯金德在“1%主义”(The One Percent Doctrine)一书中揭露,2001年11月,即九一一事发两个月后,中央情报局长向切尼汇报两名帮过利比亚发展核武器的巴基斯坦科学家曾与奥萨马见过面,切尼当时的反应是,此事即使只有1%的可能性,美国也应高度重视,即时反应和反击,以免类似九一一的惨剧重演。

  萨斯金德认为,此后“1%主义”(又称切尼主义)便成为布什政权反恐战争的战略原则,即如果发现有可能使美国遭到攻击的迹象,不需要充分的证据,仅仅凭借怀疑,就可以对敌人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

  前任国务卿鲍威尔也曾指出,切尼对伊拉克疑神疑鬼,千方百计非要把模模糊糊的情报拼凑起来,以便证明萨达姆与九一一事件嫌犯有来往,为出兵伊拉克制造借口,可是始终没找到情报单位所说的“大规模杀伤力武器”,还让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出尽洋相。

  讨厌切尼的人会说,切尼仍眷恋国家安全权威的地位,虽大势已去,还是不舍得放下,也有人说,切尼是最不受欢迎的公众人物,他说的越多,公众就越反感。

  然而,切尼近来对国家安全一再发表危言耸听的谈话,已给奥巴马制造了压力。远的不说,就在两人隔街骂战当天,奥巴马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计划便在国会触礁。他提出拨款8000万美元用于关闭监狱的方案遭到参众两院否决。

  当然没有人会指责切尼幸灾乐祸,希望美国再遭受另一次恐怖袭击,以证明他看法正确。

  可是在奥巴马任内,只要美国国家安全有什么闪失,无论死伤多少,切尼和共和党将能振振有辞地说,那是奥巴马一意孤行,撤除布什政权建立的安全举措所带来的后果。

  《华盛顿邮报》说得好,即使切尼无法扭转奥巴马新政策,他已经成功埋下一枚炸弹,未来四年如果美国本土再遭到恐怖袭击,奥巴马将成代罪羔羊。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