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ama’s Beautifully-Packaged Policy toward Africa

<--

奥巴马为非洲政策包装漂亮外衣

美国总统奥巴马11日在加纳议会发表了用“民主、良政、发展与和平”做美丽包装的主旨讲话。舆论认为,奥巴马的这次演讲勾勒出了美国对非政策的主要轮廓,其意图是打出鲜艳的旗帜,争取美国的利益。

4个漂亮的关键词

“民主”、“良政”、“发展”、“和平”是奥巴马此次加纳演讲中的4个关键词。它们勾画出美国对非政策的漂亮外衣,其实也秉承了美国政府的以往基调。

在大约30分钟的演讲中,奥巴马用近一半的时间阐述了“民主”、“良政”与非洲国家发展、繁荣的关系,同时他也批评一些非洲国家存在的极权统治和盛行的腐败之风。

奥巴马说,他之所以选择加纳为首访之地,就是要向整个非洲地区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正因为实施了“民主”和“良政”,加纳政治稳固,经济繁荣,社会安全,当之无愧是非洲国家的榜样。如果非洲国家想抓住当前发展机遇,就必须认识到发展取决于“良政”,而对于很多非洲国家来说,“良政”已遗失太久了。

关于非洲大陆的和平,奥巴马指出,非洲国家经历了太多的战争和冲突。非洲国家间的差异不应成为冲突的根源,非洲国家应将其视作实现团结与和平的动力。他欢迎非洲联盟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地区组织为实现非洲和平发挥更大作用。

奥巴马承诺,要通过增加对非援助和投资、为非洲国家创造更多贸易机会等办法来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发展。

此外,奥巴马在帮助非洲战胜流行性疾病、减轻气候变暖对非洲的负面影响等方面也作了相应的许诺。

影响非洲政局

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在演讲中对“民主”与“良政”着墨颇多,反映出美国尤为希望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非洲政局。

过去几年里,一些非洲国家政局出现动荡。曾被誉为非洲民主与稳定象征的东非大国肯尼亚于2007年年底举行了总统选举,但由之引发的大规模骚乱和流血冲突,造成上千人死亡,30多万人无家可归。选举危机令国际社会普遍忧虑,也使肯尼亚的国际形象受损。

2008年下半年以来,非洲多个国家发生军事政变。毛里塔尼亚于当年8月发生了军事政变,推翻了第一届民选总统;几内亚比绍部分军人分别于当年11月和12月发动了两次军事政变,前一次被军方及时挫败,后一次推翻了民选总统;马达加斯加也于今年3月发生政变,推翻了民选政府。

在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反政府武装派别与索马里政府军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反政府武装几乎占领了除首都摩加迪沙以外的所有领土,刚刚建立的索马里过渡政府岌岌可危。

美国正在巧妙地利用一些国家政局变动出现的机会。在这次加纳演讲中,奥巴马向非洲国家发出明确信号:美国政府只会向那些负责任的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奥巴马强调,美国与非洲间的伙伴关系是建立在相互负责基础之上的。美国有责任支持那些在行动上负责任的国家和个人,同样也有责任孤立那些在行为上不负责任的国家或个人。

他警告说,非洲大陆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民主制度,而不是铁腕人物。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明显展现出影响非洲、改变非洲的强烈愿望,其姿态之强硬,远远超过了他的前任。

非洲国家反应谨慎

由于奥巴马在加纳议会的演讲是美国新政府对非政策的正式亮相,因此,为保证奥巴马发出的信息能及时传遍非洲的每个角落,美国不仅邀请非洲其他国家的政要和非洲联盟代表现场聆听演讲,而且还要求驻非洲各使馆和文化中心组织驻在国相关人士收看或收听奥巴马的演讲。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肯尼亚学者对媒体表示,尽管奥巴马因其具有肯尼亚血统而被称作是“非洲的儿子”,但非洲国家仍不宜对他寄予过高希望,因为奥巴马毕竟代表的是美国利益。

这位学者还说,奥巴马在演讲中承诺要增加对非洲的援助,但非洲国家的发展并不能单纯依靠外来援助来实现,况且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兑现其承诺,还是疑问。

此间还有舆论指出,奥巴马对非洲和平的承诺是有限的,美国政府至今未能在刚果(金)冲突等问题上有所作为。美国对非洲政策的意图和目的值得人们深思。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