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Relations: Who’s the Pawn?

<--

惯常的宣传伎俩故技重施,仍有中国人愿意相信大熊猫在美国是广受欢迎的。至于有没有中国人藉此感到了几分洋人对“天朝古国”的友善,是不是大大地意淫出了一把民族自豪感,笔者就不得而知了。

  但显然,这就是官方媒体的导向。

  抛却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败下阵来逐渐式微的“国宝”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以及这与了解、认同“中国”直接关联程度的问题;我们看到另一边: 对台军售、会见达赖、贸易与汇率的口水战以及谷歌“被黑”衍生出的网络自由问题,一颗颗定时炸弹已经或即将把中美关系的紧绷程度拉到一个新的顶点。

  冰冷的政治现实,和温热的欢送画面之间,似乎是中国官方媒体精心筑起的一道堤坝,而“政冷民热”的刻意区隔,谁又保证不是北京对感冒的中美关系和发烧的中国民粹声音精心的呵护。

  可见基于北京的分析,华府近期的一系列“小动作”不过是面对国内政治压力迟来的“规定动作”,而倘若中国要为这些摆在明处可以互探政策底线的定时炸弹大动肝火也太不明智。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济前景仍不明朗,环球金融海啸仍未退去的2010年,美国仍然需要元气未伤财大气粗的中国合作买单。而距离真正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仍“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中国也需要美国这个既有秩序维护者的支持,或者至少是容忍。

   所以笔者的结论是,中美角力,互为棋子,擦枪走火的可能仍在,战略博弈的几率更高。

  而回到文章开头,昨天返国的大熊猫“美兰”在“祖国故乡”的新家第一晚发生应激反应,专家称这是大熊猫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正常”情况。

  当不正常“被正常”,看起来最后也只有“美兰”这颗小棋子为“熊猫外交”吞下苦果,独自买单。那么,激烈的民粹言论请暂停,谁做棋子冲锋陷阵往往更会率先牺牲。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