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parency Conceals Fear

<--

5月3日,美国公布,截至2009年9月共拥核弹5113枚,与冷战最高峰的31255枚(1967年)比减少84%,美 国还公布1962年以来核弹量变化及1994年以来拆解核弹量。此举一出,就有评论认为,美国带头透明,无疑是对中国等国施加影响,逼中国核透明,诸如此 类。

“核透明”实际是担心中国

  核透明再次摆上美中交流桌面。4月初发表的《核态势审议》报告30余次提及中国,把中国与 俄罗斯相提并论,而“透明”一词反复出现17次,多与中国有关。“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核恐怖和核扩散同时,美国必须同样重视与有核武器国家战略稳定方面的 挑战,特别是俄罗斯和中国。”“美国和中国的邻居继续关注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努力,包括其核武库数量和质量的现代化。中国的核武规模远小于俄美,但其计划不 透明,包括其速度、规模及指导战略和方针不透明,让人质疑中国的战略意图。”美国要采取“更广泛措施以扩大合作和透明,增强对俄中的战略稳定。未来,美国 任何核裁军必以继续强化对地区性敌手的威慑能力、增强与俄中战略稳定和确保对美国盟友和伙伴的安全为前提”。

  报告特别强调,增加与俄中 透明与互信,美国可为建立无核武器世界创造条件,为建立防核扩散和打击核恐怖奠定坚实基础。进行中美核战略对话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场所和机制,以进行战 略、政策、核武器计划及其他战略能力的交流,目的就是“增加信任,提高透明和减少误判”。

  “透明”一直是美方要中国做的事。表面看,似 乎中国军事现代化出了问题,特别是核武器库不透明。然而,从今年《核态势审议》报告中我们隐约感觉到,在要求中国透明的背后是强烈的担心。同样是有核国 家,同样对核武器库保持模糊和保密状态,美国为什么不点英法的名,而大张旗鼓强调中国?俄罗斯本来就是美国要紧盯的目标,中国这次被排在俄后面显示出美方 的不安:中国核力量走向何方?特别是在美俄承诺大幅度核裁军后,中国如果不裁反增,岂不是逆流而动?说大些,这与美建立无核武器世界主张相违背。说具体 些,中国此举岂不打破美俄占主导地位的核平衡,威胁到美国的绝对优势?所以,起劲要求中国核力量、核战略、核政策透明,反映出美国从上到下对中国国防现代 化的不放心。

美国对中国的担心没必要

  细想,这种担心似乎没太大根据,也没多少必要:

  第一,中国核力量 有限,远不及美俄各拥核武器的零头,即使两国再裁一半核武器,中国有限核武器也不影响到所谓“战略稳定”和优势地位。而落实美俄刚达成的新裁军目标,至少 需要10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去年9月在安理会核裁军和防扩散峰会上已表态,其他有核武国家会在适当时候加入国际核裁军。这里的“其他国家”当然包括中 国。中国一直坚持“全面禁止”、“彻底销毁”和“大国率先”的核裁军原则,美俄拥有世界90%以上的核武,有义务继续把核弹头数量减下来。目前,即使美国 想拉中国谈判,由于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何况美国还拥有常规优势和在建全球导弹防御体系,双方不会有多少共同语言,即使是已开始的核战略对话,人们也没看到 多少成果,个中原因显然易见。

  第二,对拥有少量核武国家说,保持其政策模糊性完全是为保证其有效可靠,这是惯例,中国不可能成为另类。 中国核政策和核力量是最经济有效的。这取决于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核武的认识,也是中国特有国防政策所决定的,即中国要有核武器,但数量不会太多。再从中国 战略力量部署态势看,它同样与众不同:平时核武不瞄准任何国家,只有在国家受到核威胁才提升部队戒备等级,做好核反击准备,在遭受核攻击条件下对敌进行核 反击。而美俄核武可在十几分钟内发射。这与中国自卫防御核战略密不可分,中国在未来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这种部署态势,因为任何改变都会牵扯部队结构、战备 等级、武器系统的改变,既不经济,又没必要。

  第三,当前形势下,中国不会逆流而上,大幅度增加核武器数量。改革开放30年,中国始终把 经济建设当成首要任务,在可预见未来,中国不可能放下这个目标,本末倒置,去扩军备战。北京对其核武器现代化的目标是:保证国家免受核攻击。二炮按精干有 效原则,集中于核武器信息化水平提高上,確保核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強防护、反应、突防和精确打击能力。

  刚刚结束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 话碰撞出两国不少共识,那在核领域里的对话是不是也会加速呢?笔者之见是缓行,因为不论对美,还是对华,核问题和战略与经济议题有本质区别,一直是相当敏 感的话题。目前,北京不可能对美国频频发出的核战略对话有多少兴趣,做出实质性回应,只因如此对话的前提条件不成熟,双方实力太悬殊,犹如成年人与儿童谈 战略合作,显然不会有成效。中国要做的是,解释好自己的核武政策和现代化计划,增信释疑。华盛顿也没必要时刻盯着中国,不论发展到哪里,中国都不可能和美 国进行核军备竞赛,挑战大国间的“战略稳定”和“战略平衡”,华府完全可把悬着的心放在肚子里。

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

国际安 全和合作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