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wn of Peace in East Asia Revealed

<--

社評-東亞和平露曙光

2010-09-04 旺報 【本報訊】

 

美國前總統卡特日前訪問北韓,目的雖為營救被扣留的美籍教師,似也肩負了外交斡旋的任務。平壤點名高齡已86的卡特前往,藉此傳達重返六方會談之意願,重申去核化的承諾,無論其真正意圖為何,最起碼此舉有助於穩定亞太戰略格局,讓東亞露出一絲和平的曙光。

今年3月下旬南韓爆發天安艦事件,東亞安全情勢即陷入不安,中美關係原已為美台軍售而起摩擦,於今再為南海主權與國家核心利益說,演變至黃海軍演的對峙局面,尤其北韓加強戰備與展示核武威懾力量,更增添了東亞軍事衝突的不確定性。於今,只因卡特出使就能化危機為轉機,呈現出東亞安全情勢的戲劇性變化,不禁讓人質疑它是中美強權精心策畫的結果?

卡特今年3月訪問首爾時,曾警告美國與南韓必須承擔核武談判失敗的災難性後果,同時敦促美方應與平壤開啟直接對話管道。六方會談原本是維繫朝鮮半島和平與穩定的平台,於今再藉著東北亞外長會晤機制的建立,大幅提升安全事務的協商範疇;換言之,沒有六方會談的溝通機制,南北韓很難單方面解決類似天安艦的衝突危機。六方會談自2003年8月開始,迄今已舉行過六輪,期間簽署若干共同文件,也達成北韓最終應廢棄核武的共識,尤其2005年的「919共同聲明」,平壤還承諾將放棄所有核武發展計畫,儘早重返《核不擴散條約》(NPT)並接受國際機構的監督與查證。

六方會談的進程不斷受阻,關鍵仍在於美國與北韓的互信薄弱。美國根據文件要求北韓於2007年底前完成寧邊核設施的去功能化,並開始全面申報核計畫,美方再依此履行對北韓的援助承諾。2008年6月,歐巴馬總統對平壤違反承諾開始實施「全國緊急狀態」,針對北韓企業與個人採取系列的經濟制裁措施,直接導致六方會談陷入停頓,次年4月中旬北韓宣布退出六方會談,並於5月間再度進行核試爆。

美國以往對不聽話的國家慣用經濟制裁手段,確實會對當事國造成壓力。事實上美國主導的國際制裁已讓北韓經濟更形虛弱,金正日的家族政治似乎也搖搖欲墜。此時平壤表示將重返六方會談,不排除是外來壓力所致。問題在於,以往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甚少能達到完全效果。美國與南韓對平壤兩年多的經濟制裁結果,只是讓北韓更加依賴中國大陸。北韓是否或何時重返六方會談,乃至朝鮮半島永久和平機制的建立,北京的影響力皆不容小覷。

中國對解決朝核問題的著力很深,從過去幾輪的六方會談、8月下旬北京派遣之特使武大偉穿梭於南北韓、日本及美國之間,乃至於金正日近期兩度訪問北京尋求政治支持與經濟援助,尤其胡錦濤對重啟六方會談及緩和朝鮮半島緊張情勢的正面態度,皆足以說明北京對東亞區域衝突的外交作為,符合了「冷靜觀察」與「妥善應對」的思維。美國應當也認清了此一現實,否則國務卿希拉蕊不會在中美正為黃海軍演而劍拔弩張之際,就朝核問題向國際媒體表示將與北京「緊密協商」且「共同合作研擬因應方式」。

重啟六方會談不僅有助於緩和南北韓的軍事對立,它也應該是中美紓緩緊張關係的契機。終究而言,美國既能鼓勵和樂見兩岸大幅改善關係,又豈能坐視中美關係瀕臨衝突邊緣?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