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in America’s “De-Americanization” Problem

<--

近日有美国学者撰文称,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越来越“美国化”;拉美最大的国家巴西不仅从不认为自己是拉美国家,而且越来越明显地从拉美抽离;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也变得越来越“去拉丁化”。他认为,所谓“拉丁美洲”或许正在消亡。

  美国化还是去美国化,这既是拉美国家一个相当久远的历史话题,也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形势下需要应对的现实问题。从历史上看,拉美地区一直存在所谓美国化的倾向。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拉美国家或多或少地都想从美国这个发达的近邻获得急需的经济援助,并借鉴美国模式的长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美国的政经模式、文化和意识形态对拉美国家愈加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加大了拉美美国化的风险与担忧。

  在与拉美国家的长期交往中,美国也一直有将其美国化的意图。拉美素有美国“后院”之称,自19世纪上半叶“门罗主义”出台后,美国一直试图控制和影响拉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以保持其在西半球的支配地位。美国鼓励拉美国家模仿美国的政治体制,把拉美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确保美国在拉美的经济、政治和战略利益。

  然而,拉美国家间有很大差异,美国化并不是拉美国家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拉美国家在探索自主发展道路的进程中,越来越注重本国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拉美国家在民族和种族构成方面差异很大。在安第斯和中美洲地区一些国家,土著居民较多,前殖民时期的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不仅保留下来,而且成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国家日益强调本国民族文化传统,主张在发展战略中吸纳古印第安人村社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有学者因此认为,这些国家和地区越来越显示出一种所谓“美洲化”或“去拉丁化”趋势。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拉美地区也一直存在一种“去美国化”倾向。在历史上,不少拉美国家深受美国霸权主义之害,对美国有一种天然的警觉,存在反美情绪。即使在墨西哥这样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民族主义或反美主义的情绪也非常明显。一些左翼政府执政的国家,更是有意识地在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上推进“去美国化”政策。今年2月,拉美国家一致同意,将成立不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拉美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拉美地区有33个国家,在国家实力、文化传统、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政策取向也一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近年来,拉美国家虽然在民主化、经济开放、地区一体化等方面政策趋同,但在某些方面分歧依旧。以哥伦比亚、墨西哥等为代表的中右翼政府执政的国家和以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为代表的左翼政府执政的国家,在发展模式、经济和社会政策、地区一体化策略、对外关系等方面存在着不少分歧甚至矛盾。这也体现了拉美国家在尝试根据自己的国情探索发展道路,它们的发展模式趋于多样化。这样的多样化并非意味着“去拉丁化”,恰恰相反,它显示出了一个更加具有自身特色的拉丁美洲。

[责任编辑: 郑韶武 ]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