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非與中東的動亂,造成了國際石油價格飛漲,促使大國思考部署新的能源戰略,同時也激發了中美兩強新一輪的外交競爭態勢。美國務卿希拉蕊本月初在參議院的聽證會就表示,國會若削減外交預算中的外援計畫,將導致美國與中國的競爭處於劣勢。
其實,歐巴馬總統元月間發表的國情咨文,就曾多次強調美國為贏得未來,需要確保長期的競爭力。歐巴馬的演說刻意提到中國正在提升教育水準與增加科研經費,認為美國今後必須投入更多的資源,用於改進教育體制、發展生醫科技和乾淨能源技術等。歐巴馬與希拉蕊相近的宣示性言語,無異宣告美、中關係已走向全面性競爭的時代。
確保能源供應的不虞匱乏,原本是中美在全球競爭的關鍵。雙方同為石油進口與消費大國,中東與非洲難免成為其外交競逐的地區。事實上,隨著 2006年中海油試圖收購美國石油公司優尼科開始,美國政界與學界即普遍感受到,大陸的能源戰略已威脅美國在中東的既得利益。未來中美如果發生衝突,能源爭奪會是起因。
大陸能源布局已發展一套合縱連橫的新外交思維。北京作法是,藉著對能源出口國的政治與經貿投資,確保穩定的能源供應。對美國而言,大陸的能源戰略已衝擊到美方維持中東石油穩定生產、防範石油價格劇烈波動、保障能源運輸安全的基本立場。現階段中、美面對能源問題的分歧,可能無涉雙方的合作意願,困難的是無法促成有效的合作方式。
經濟發展模式也是中美另一項競爭領域。毋庸置疑,大陸經濟發展經驗的影響範圍,已經從越南到敘利亞、緬甸到委內瑞拉、進而擴大至整個非洲大陸,且不斷被複製當中,產生了「北京共識」取代「華盛頓共識」的效應。近年來,大陸對外經貿合作的積極作為,對穩固其全球政治影響力,似已顯現成效。以北京推動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會議」為例,就不斷引起西方輿論探究中國模式的興趣。歐洲媒體曾大幅報導大陸在非洲建立製造業基地,推行中國版「馬歇爾計畫」;美國輿論亦把大陸企業「走出去」的戰略,解讀為樹立中國新的形象;西方學者基於這股中國熱,更公開呼籲歐美國家要改變對非洲的援助方式。
國際關係的新自由主義派學者多認為,國際間依賴性小的行為體傾向把相互依賴視為權力資源,會就特定問題與對手討價還價,繼而期望它產生溢出效應。中、美、中東或非洲三方的相互依賴關係中,能源生產國才是居於主導地位,中美處於能源受益的被動地位,較易陷入相互競爭的惡性循環。
國際政治發展的歷史印證,強權興衰多與是否擁有關鍵能源有關,例如煤帶動了18世紀的歐洲工業革命,核能技術讓美國成為20世紀的超級強權;換言之,誰能在本世紀掌握新的能源,就必然享有經濟領先的優勢。從歐巴馬年初的國情咨文來看,美國未來將會著重於加強低碳能源技術的研發與推廣,藉著開發包括生物燃料、風能、太陽能、氫能、碳捕集與封存等新能源,進一步強化美國的外部競爭力。
同樣地,大陸近年來亦積極研發風電或太陽能等新能源技術,去年風電的總裝機數更超越了美國。大陸在綠能產業的發展,未來會和美國形成競爭態勢。胡錦濤今年2月訪美,尋求與美方的能源合作儘管是重點,但基於雙方競爭大於合作的基調不曾改變,美國仍把大陸視為強勁競爭敵手,中美有關新能源領域合作的成果,仍有待觀察。不過可以確信是,能源依然是中美競爭與衝突的主要議題。
此時此刻,全球能源競奪方興未艾之際,中美在中東、非洲及拉美的競爭與抗衡,極可能對台灣投資能源開發與取得產生排擠效應。中美間的競與合,往往會牽動兩岸關係,更難免波及到台灣的經濟利益。在可見的未來,中美這種全面性競爭態勢恐不易改變。雙方需要維持某種獨特的既競爭又合作關系,共同塑造讓兩岸三邊都受益的思維體系。進一步詮釋,中美的互動必須較以往更權宜也更靈活。華府需面對的真正挑戰是,如何敦促大陸合作構建一個各方受益的雙邊關係與國際格局。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