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桥:看好莱坞如何打“中国元素”牌
2011年06月07日09:03 东方早报
南桥
近日,《功夫熊猫2》在美国各大影院上映,很多家长带孩子一起去看。我去看的时候发觉,即便是我们这个小城,上演的场次都很多。该片也在中国同步上映,其中诸多“中国元素”也引起了中国观众极大的兴趣。
片中的“中国元素”,在中国观众和观察者中打翻了五味瓶。有观众为影片中的中国民乐、功夫、四川担担面之类元素叫好,但也有一些人呼吁抵制该片。捧也好,棒打也好,我想大家可能都在反思:从花木兰到熊猫,为什么这些中国的材料,被别人烧成了美味佳肴,反过来又卖给我们赚钱呢?
关键一点,说“文化强势”可能有点模糊,我觉得美国人在价值观上的自信才是秘诀。相对于转型期价值观混乱的中国来说,美国有一个清晰且相对自信的价值观体系支撑,这有助于这类影片的成功。好莱坞擅长利用深入人心的一些价值要素,在拍摄给家庭观看的影片时,这一点表现得更明显。
大部分美国人的家庭观、成长观都比较明确,相关观念的社会认同度比较高。例如,在亲子关系上,中国人更看重血缘关系,美国人看重后天培养的亲情,比如有没有花时间在一起(片中展示了阿宝和爸爸一起下厨),这个时间的质量如何等。片中这些场景看上去很中国,骨子里却很美国,导演是在做“美国为体,中国为用”的事,该片其实美国元素更多。其他一些细节处,导演也尽量贴近美国现实,比如熊猫在街上踩着跑的车,颇似美国儿童玩的踏板车,只不过是古装版,更显笨拙滑稽。
此片能走红,主要是娱乐要素组合得好,未必就是中国元素的功劳,中国人没有必要为此沾沾自喜,也没有必要因此盲目抵制。如果导演用澳大利亚袋鼠,而不是功夫熊猫,也一样能拍出这种效果,只不过中国市场更大,所以就选了熊猫而已。看完此片,我上网去看了美国影评网站“烂番茄”和著名影评人Roger Ebert等人的评论,发觉评论者很少提到“中国元素”,而是说此片作为一部娱乐影片的得失。
不谈中国元素,说明这些元素被天衣无缝地放到影片里了,不再突兀,并成了电影本身的质地与纹路。比如被中国观众称赞的“中国民乐”,融合到了打斗场面和无厘头的幽默中,美国人能听出来是中国音乐,不知道是什么也不影响其欣赏,但是中国人能听出曲名,这样做适合不同市场之需,确实精明。而我们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时,往往太性急,一下子希望对方认识到我这是要讲什么文化,对方反倒会觉得说教意味太浓,有时候会觉得枯燥乏味,有时候觉得是文化侵略。
好莱坞帮我们拓展了我们对于“中国元素”内涵的认知。这些年我观察到,从中国文艺团体到美国的偶尔演出,到孔子学院式的系统文化输出,所要展现的“中国元素”,在取材上,局限于泥塑、木雕、武术、国画等被认定为 “文化”的元素,往往思路狭窄,方式呆板。要把文化做活,思路应该开阔,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中国元素”太多了,不能只看到几点。
这个问题,国内已有学者注意到。几年前去我所在的西弗吉尼亚小城访学的一位来自华师大的文化学者周博士向我说到,她去国内乡下采风时,一些县市的文化干部会跟她说,那个有什么看头,你看看我们整理的这些。而周博士作为学者,更感兴趣的是去采集那种原生态的,没被过滤的“文化”产品。周老师说,这些文化干部只会整理出他们心目中“文化人”的文化,而这样的文化未必就有民间的原汁原味和新鲜丰富。这种被我们视作“正典”的文化,换了一种语境,未必能继续正点。
具体负责文化输出的人,也未必认识到这个道理。不久前,我有机会和国内一单位沟通,对方试图发起一个大型展览,展出剪纸、书法、国画、刺绣等中国优秀文化遗产。而美国的对口合作单位,则更希望促成该文化单位牵头的校际合作,希望通过中美中小学生的口,去描述各自所处的文化。在这里,我们看到,双方对于文化的内涵和文化交流的方式,在认识上都有很大差异。
由于好莱坞没有中国“文化人”对文化理解的思维定势,反而放得开,能发掘一些新鲜活泼的要素,出奇制胜,给“中国元素”灌注新的内涵。比如《2012》中,在中国面目模糊的民工群体入戏了。《功夫熊猫2》中,我们看到了街头的担担面和小摊小贩。我甚至看到,沈王爷的手下在街头执法时有中国城管的味道。
由于中国市场很大,在《功夫熊猫》系列之后,还会有更多的中国元素被好莱坞使用,这个势头挡不住,也没必要抵挡,就把好莱坞当个中国文化输出的培训师好了。另外,从别人的眼里看何为“中国元素”,比如说看看《功夫熊猫2》这类电影,《寻路中国》这类图书,有助于拓宽中国文化自强和文化交流的思路。
(作者系旅美学者)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