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S. "Military Report" Highlighting the South China Sea Harbors Evil Intentions

<--

美國國防部發佈《中國2011年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值得關注的是,報告除了繼續渲染「中國軍事威脅論」之外,還專門增加了中國海上戰略的「特別主題」,聲稱中國軍力對南海局勢影響巨大。但是,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美「軍力報告」劍指南海,恰恰暴露了美國介入南海局勢的意圖。美國利用南海問題牽制中國,在中國周邊製造麻煩,只會讓局勢更加複雜。鑒於南海一些國家正在「玩火」,美國不應「引火上身」 

自2010年以來,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介入性、擴張性逐漸加強。一是將南海問題上升到「攸關美國國家利益」的高度,以便為美國介入提供借口;二是開始強力介入問題的解決,提出支持多邊磋商和進程透明,企圖將屬於雙邊問題的南海問題變成多邊的國際性問題;三是公開對中國威懾的意味甚濃,反覆強調「反對任何國家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反對任何國家損害美在南海商業利益」,明顯將矛頭對準中國。

美國今年的中國軍力報告劍指南海,「特別關注」中國對於藍水海軍能力的渴望,在談及中國首艘航母時稱,中國「將在保護廣泛利益方面扮演越來越強大的角色」。美國助理國防部長幫辦希弗周三在五角大樓的新聞發布會上稱,中國持續軍事投入的速度和範圍,令美國認為中國尋求的能力可能破壞地區軍事平衡,增加誤解和誤判的風險,並可能造成地區緊張局勢和焦慮情緒云云。

但是,中國海岸線綿延1.8萬多公里,海上島嶼6500多個,海上專屬經濟區300多萬平方公里,這些都需要中國海軍有足夠的能力去保衛。沒有航母的海上機動作戰平台,中國就不能有效地維護領土領海主權完整和海洋權益。研究發展航母,保障領土和主權完整,是中國鞏固國防、維護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選擇。而且,中國建造航母,目的還是防禦性的,以「瓦良格」號改裝的航母,其防禦性、威懾性特點更顯突出。

在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美、俄、英、法均擁有航母,而且美國達12艘之多,比目前全世界其他8個擁有航母國家現役航母數量之和還多。美國2010年軍費高達近7000億美元,佔全球總額的40%。而中國目前只有首艘航母,這與中國保護領海主權完整和海洋權益的需要,是遠遠不夠的。美「軍力報告」對中國首艘航母以及對藍水海軍能力的渴望說三道四,是典型的雙重標準。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