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 Held for Four Rounds, but They Are Not Enough

Edited by Anita Dixon

<--

不知不觉间,奥巴马总统上台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已经举行了四次。被中美双方寄予厚望的这一对话机制是否改变了什么?

从积极的方面看,答案是肯定的。从2009-2011年这三年的成果说明看,在经济方面,双方就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各自经济部门之间的沟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战略方面,双方在全球气候变化、清洁能源以及若干地区热点问题上也开展了有效的合作。

  然而,如果从通过对话来促进中美战略互信这一根本标准衡量,对话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令人失望的。包括本次对话在内,对话已然举行四轮,中美大规模面对面的高层交往已经数次,但中美之间的互信尚难言有实质性的改善。作为最为明显的表现,一旦有双边关系问题出现,双方仍然要首先怀疑对方的动机:对美国而言,中国是不是在挑战;对中国而言,美国是不是在遏制。

  例如,去年的战略经济对话中达成了两国进行亚太事务磋商的共识。但话音刚落,美国政府就正式推出TPP。虽然其官方解释一直是强调经济利益,是想通过TPP来促进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出口,但中国的第一反应,却是怀疑美国要借TPP来约束中国在东亚的战略空间。而美国之所以要着力推动TPP谈判,关键原因之一又是担心中国在东亚地区愈来愈重要的经济影响力会排挤美国利益,甚至会损害美国与东亚国家的同盟关系。

  即使是本经济对话的某些议题也体现了深度的互不信任。从中国的角度,虽然美国已经多次允诺要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同时还放松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但直至今日,这两大问题仍未根本解决;美国则对中国是否真正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以及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等承诺抱有长期怀疑。

  中美对彼此的疑惧不仅确实存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两个历史不同、文化差异以及政治制度分歧的大国,确实需要一定时间来熟悉和适应。但问题在于,为何经过了多次对话,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仍停滞于低度水平,未能取得重大进展。

  这恐怕还是不得不回到中美之间的结构性张力上。中国在崛起,相对于中国的崛起美国在相对衰落。而且,第二的中国的崛起直接影响到第一的美国。不管承认与否,这就是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美关系的最大结构特征。这样的结构本质是冲突的,或者说是容易引发冲突的。任何问题,特别是一些富有争议的战略问题,均会被中美两国首先放置在这一张力“场域”内加以考虑,其结果可想而知。

  此外,通过战略与经济对话来促进互信的基本逻辑是随着互动的增加,中美双方对彼此的行为和思维有了长期稳定的判断和预期。理论上这会带来信任的相应增加。这一逻辑有两大干扰因素。其一,如果双方长期无法就业已存在的问题达成一致,这非但不会促进、反而会削弱本已脆弱的互信。其二,随着中美关系的议题增多,以及涵盖地理范围的扩大,中美关系事实上早已超越双边关系的层面,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国家被卷入其中。面对无法控制的第三方,中美即使有心也很难给彼此一个确定且满意的答复。这些干扰因素客观上都会损害中美的互信。

  对话确实比对抗要好,但仅仅有对话是不够的。试图借助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降低甚至去除两国的战略不互信无疑值得鼓励,但考虑到中美的结构性张力以及对话的固有局限,中美又不应过分信任这一对话机制的实际效果。否则,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战略与经济对话本质上是官方和精英层面的互动。与之相比,更为重要的是要用两国之间坚实的社会交往、密切的经济联系以及互嵌的利益格局来确保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进而使得中美之间形成难以脱逃、难以改变、难以逆转的基础性关系网络,并以此来束缚两国政府和精英的可能误判和冲动。上述体现理想主义色彩的自由主义路径虽然容易遭受讥笑,在全球化以及民意化的新时代,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乃至消解大国传统竞逐的最可怕后果。在这个意义上,即使中美战略互不信任这种常态存在不可避免,也不意味着中美对抗不可避免,更不意味着中美的军事斗争不可避免。

  “试图借助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降低甚至去除两国的战略不互信无疑值得鼓励,但考虑到中美的结构性张力以及对话的固有局限,中美又不应过分信任这一对话机制的实际效果。否则,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