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Healthier than the US:" Absurd?

<--

1月8日,中科院发布的一份历时10年的研究报告——《国家健康报告》刚刚出炉,便引来争议。据报道,该报告称:2007年,中国国家健康已超越美国;预计到2019年,中国对美国实现经济总量的超越;到2049年,实现国际地位超越美国。

  从网络民意看,对这份报告的意见,普遍在两个向度上展开。

  其一,中国虽然进步神速,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但要说将发展成果分配到每个老百姓的“幸福感”中,则“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官员腐败、生态破坏、贫富分化等问题,亦有待改革来渐次解决。同时,在美国大片里、在知识精英的说教里,美国展现出来的软实力,依然让人有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触。因此,如何就能说“国家健康已超越美国”?许多网民意见看起来委婉却也旗帜鲜明——先干好自己的事情再说。

  其二,2049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在中共中央的发展路线图中,位居“两个100年”目标之一,十八大报告讲,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但是,中科院报告提出到那时能“超越美国”,不免让人想起“超英赶美”的老话。当年伴随这一口号,出现了大炼钢铁、浮夸成风等有害中国发展的问题,因此,民众普遍对这种宏大口号有反感。

  不过,不管是报告的研究者、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在希望民族复兴、国家强大的愿望上,大家高度一致。正因为在此大话题下,存在许多潜在的共识,众说纷纭的讨论才得以继续下去。

  首先,关于“和谁比”的问题。中国和谁比?美国当然是合适的比较对象——都是大国且致力于大国目标,都是多民族国家,都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问题……而且,它们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前两名。因此,中美比较,甚至较量,不仅客观存在,而且也为中国民众普遍认可。

  其次,关于“怎么比”的问题。中美比较是一种综合国力的比较。GDP当然能说明很多问题,但也遮蔽了很多问题。总量下还有人均总量,还有出口进口,更不用说还有经济发展方式科学不科学,经济结构调整到位不到位;除了经济,还有社会制度、社会管理,还有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因此,建一个科学坐标是必须的。在这个意义上,中科院的这个研究组选择“国家健康”作为切入点,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其中新意值得关注。

  既然“问诊”健康,就要找好“医者”。对身体来说,中医也好,西医也好,要看疗效。对国家而言,更复杂。有西医开方子,也有中医开方子,有时候中医也开着西医的方子,听谁?信谁?值得思量。在中国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中国人创造了许多独特的东西,用西方标准来看,拿所谓“普世价值”的药方来套,可能就搞反了搞错了,“病得不轻”。但是,是不是真的搞反了搞错了、“病得不轻”?实践已经证明了一部分,还要继续验证下去。有些事情错了就改,没错就不必改。作为中国的学术研究来说,如何在这个独特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真正有效的理论,才是当好“中医”,问诊“国家健康”的关键。这也的确是一个事关“说中国话”、“自信力”的问题。

  一个学术课题,有真问题、真见解,才能在国家层面上为高层提供决策参考,在社会层面上为民众提供判断依据。关于“国家健康指数”,学术上是否成熟经得起推敲,有待实践的验证。不过,如果仅仅因为其中的一些提法不合时宜,或者某些句子触动公众神经,就被媒体摘出来放大,进而引发大面积的质疑和炮轰,这个结果,学界如何进行公共表达固然值得反思,而媒体的浮躁,则已显见。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