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美国国会不出意料地通过了关于“财政悬崖”的议案。至此,美国“财政悬崖”闹剧暂告一段落。但是,当下外界对“财政悬崖”的各种解读总让人感觉略显偏颇,尤其对其本质的讨论,似乎偏离了美国国家战略与利益的诉求与方略。
美国“财政悬崖”是一个伪命题。美国财政赤字并非一个燃眉之急的焦点,美国的财政问题已经存在40余年,其中仅在2000年有过短暂的财政盈余。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其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
2011年国际舆论曾关注美国两党对财政赤字的争论,最终两党回归美国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没有悬念地实施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七十九次债务上限提高。2012年是美国选举年,美国财政赤字被夸大为“财政悬崖”,对财政赤字争论也随即升级。但至今美国并未真正达到“悬崖”边际,因美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地支撑着经济与金融实力。
美国“财政悬崖”并非国家单一概念的债务,而是美国全球战略布局的体现。美国财政问题的讨论与美元全球扩张紧密相连,其债务扩张与金融扩张并举。
上世纪末的国际金融市场本来仅局限在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和金融体制,市场之间的分割十分清晰。美联储政策和美元战略的实施扩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与范围。通过美元独特的定价机制以及报价制度,越来越多的领域与市场衔接,继石油被纳入国际金融市场后,大宗商品、资源产品、农产品等均被纳入,扩展了美元覆盖范围,进一步增强了美元霸权。
美元霸权政策是美国财政赤字全球化扩张的基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看似一国央行常规的货币政策,但是由于美元地位的独特性以及美国经济的特殊性,其货币政策目标侧重全球化,并非本土化概念那么简单。
一方面美国的全球化战略决定了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分布与比重,60%的货币供应量在全球范畴,只有40%才是美元国内供应量的需求。
另一方面美元货币供应量伴随全球市场配置的变化而增加,并不仅仅是美国经济本土的问题,也非舆论所简单评说的因为美国经济不好。实质是鉴于美元货币供应量不足,为实现美元霸权的覆盖率达到垄断而增加货币发行。可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并不仅仅局限美国本土,美国财政赤字的扩张体现了美国全球化战略必然的结果甚至收益。
在讨论美国“财政悬崖”时需要综合考量。针对美元的特殊性和特权性,尤其是面对全球货币竞争的加剧,美国更加关注货币竞争对手和战略,极力规避美元对手带来的挑战,重新架构货币新体系。未来市场需要警惕更大的风险,即美元霸权战略给世界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作者为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