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ies Claim Boston Bombing Highlights US Anti-Terrorism Limitations

<--

  当地时间4月15日,发生在美国波士顿的连环爆炸,造成3人死亡,176人受伤。这是“911”事件近12年后,美国本土遭到袭击的最血腥一天。4月16日,奥巴马发表声明,正式将此次事件定性为恐怖主义行径。

  “911”事件后,美国不断加强国内反恐措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12年未发生有影响的恐怖袭击事件。与此同时,美国加大全球反恐力度,不断削弱“基地”组织的势力,特别是击毙国际恐怖主义大亨本拉丹,更被视为一种标志性的胜利。

  客观地说,美国反恐是真,但借反恐之名夹带“私货”也是真,其反恐理念和方式的缺失导致的反恐负效应至今没有消除。虐囚、焚烧古兰经和拍摄有辱伊斯兰教的电影《穆斯林的无知》等事件,不仅恶化了美国与伊斯兰国家民众的关系,更进一步加深了一些恐怖组织和个人对美国的仇恨。从这个角度观察,本拉丹被击毙只是一个恐怖符号的消失,其恐怖理念或思潮已经形成并不断扩散,一些实际与“基地”组织并无联系的组织借“基地”之名造势并做大。这种趋势既反映出反恐形势面临的广泛性,也反映出反恐的艰巨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一种被称作“独狼”式的个体恐怖主义开始出现,使美国本土面临新的恐怖威胁。2012年12月20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两名巴基斯坦裔兄弟图谋在纽约市地标性建筑和人群聚集地引爆炸弹,但因无法筹措资金将计划暂时搁置后被捕。这种“独狼”式恐怖分子的出现,使得恐怖主义袭击的随机性大大上升,防范也更加困难。

  俗话说:百密一疏。波士顿连环爆炸事件再次表明,在开放的公共环境中,再严格的安保措施也很难做到万无一失。据统计,“911”事件后的10年间,全球恐怖袭击次数几乎每年都在增加。恐怖主义依然是一些国家最重要的安全威胁,而美国依然可能是一些恐怖主义势力袭击的主要对象。可以肯定的是,经过多年努力,美国的反恐形势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反恐依然任重道远。(刘强)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