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isible Racial Barrier

<--

黑人少年馬丁之死,讓美國社會避諱的種族歧視課題再度浮出水面。儘管有觀點認為,判決結果不全然是種族因素作祟,司法程序上的缺陷也是導致兇手無法入罪的原因之一。

陪審團最終裁定射殺馬丁的社區警衛齊默爾曼罪名不成立,當庭釋放。判決結果在全美各地掀起示威潮,民眾自發走上街頭,抗議司法不公,正義未獲彰顯。

他們的憤慨並非憑空而來,也不難理解。翻回過去的紀錄,類似的案件情節已經不只一次發生。

1992年,白人警察毆打黑人司機羅德尼金,引發洛杉磯種族衝突;1999年,黑人迪亞洛被連擊41鎗斃命,但殺人者被判決無罪,成為引爆種族騷亂的導火線。同樣在手無寸鐵情況下被警察擊斃的,還有辛辛那提黑人少年托馬斯,當時他年僅19歲。

由此可見,馬丁的遭遇並非個案,也反映了種族歧視在部份人觀念中確實尚未根除。

在早前的韓亞航空空難中,就有美國媒體引述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實習生,將4名機師的姓名杜撰成具貶義的英文諧音字,亦是一例赤裸裸的歧視事件。

NTSB身為調查團隊的領導,在調查事故原因時絕對應該秉持公正態度,今次實習生闖下大禍,雖然只是個人行為,但這種不知輕重的玩笑,若非當事人對各族群的關係缺乏敏感度,就是根本不屑一顧。

今天距離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發表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已逾半個世紀,當年的民權運動推倒了種族隔離,但黑人乃至於其他族群到了今天還是未贏得應有的尊重,在社會上也往往居於弱勢,彷彿一道看不見的種族藩籬,將各個族群劃分為各自的小團體。

值得慶幸的是,今次示威中,不管是白人、黑人、亞裔還是拉美裔,都紛紛挺身而出為馬丁發聲,他們以行動證明了,要打破種族的藩籬推動和解,第一步必須由個人做起。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