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这是美国副总统拜登4日在与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时讲的话。如果这是拜登的心里话,表明他和美国政府正在变得成熟。即使讲得有点勉强,至少也表明作为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在处理诸多复杂的国际问题时的一部分做派也有可取之处。
拜登来访,与中方协商的内容很多,但在我国刚刚宣布空识区后,美方最敏感的就是这一议题,因为它已经发展到美国公开要求我国修改空识区规则的程度。双方对这一问题不能回避,如果沟通不好,猜疑将加剧,损害共建新型大国关系。那么如何处理,就用拜登的话,“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
美国在1950年推出防空识别区时,就将其推到离其领海基线几百海里之外,深深嵌入公海。美国要求进入其空识区的外国飞行器提前报备,但它并不扩大领海,也不禁止他国飞行器进入,但在它感到有必要时,将派出战机伴飞施压。
中国在美国推出空识区63年后,终于走出自己的一步,其中借鉴了他者经验:其一,中国东海空识区包括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和一部分公海,目的同样是为前置警戒;其二,中国不因此扩大领土与领海;其三,他国飞行器进入我空识区,按我要求应向中国报备以利我辨识;其四,如不愿合作,中国也有一定自主识别能力以维护国家安全;其五,无论外机是否配合,对于任何在此区域形成的对我主权利益的威胁,中国武装力量将根据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回应。国际法给了各国在公海以及空域自由航行与飞行的权利,建立了空识区,他国飞行器在公海上空的自由飞行权以及在领海外专属经济区空域的和平飞行权不应被削弱,这是中国宣布空识区时都已考虑到的。
即便如此,由于中国初创自己的首个空识区,中方意图还需经由宣示、解释以及沟通来让世界知晓,中方的行为模式也还有待建立并在与外部的互动中让世界习惯。拜登副总统所表达的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的态度,反映了这位政治家处理复杂国际问题的积极倾向。同样,我国也显示了平衡原则与现实的高度诚意。我国政府4日表示,中方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就有关技术问题同日方保持对话沟通,共同维护有关空域的飞行安全和秩序。因此,只要日本务实,承认中日在东海地区存在主权争议,停止继续损害我国权益,而同中国开展安全和发展的共同合作,那么这一地区就将是合作区,而不是风险区。▲(作者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