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Gave Rise to America's Monroe Doctrine?

<--

邢悦:美国的“门罗主义”为何得以践行?

2014-02-13 13:15 环球网 我有话说 字号:TT

  《中国社会科学报》2月12日文章 原题:三问“门罗主义” 1823 年,时任美国总统门罗向美国国会提出咨文,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 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这项咨文就是通常所说的《门罗宣言》,其中所包含的两个原则——美洲的非殖民化原则和欧美互不干涉原则,被称为 “门罗主义”。

  其实,严格地讲,一战期间美国介入欧洲战事违背了“门罗主义”中的“互不干涉”原则,意味着从那时起美国已经不再坚持“门罗主义”了。不过,由 于“门罗主义”中有“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之含义,所以,后来人们谈及“门罗主义”时,主要是指美国对美洲国家的干涉和控制。2013年11月18日,美 国国务卿克里发表演讲宣告“门罗主义”时代的终结,也是在说美国不会在美洲挥舞大棒了。

  不过,对于“门罗主义”,一直令人不解的一个问题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美国相对于欧洲而言还是一个弱国,它为何如此大胆地对欧洲提出“不准干预美洲事务”,而且居然还得以践行?

  为何会有“门罗主义”?

  欧洲拿破仑战争时期,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发动了起义,众多拉美原西属殖民地获得了独立解放。美国对拉美革命表示欢迎和支持,并且率先承认了几个建立起政权的国家。

  美国的特立独行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为西班牙这个殖民帝国不会自认失败,拿破仑战争之后,它可以腾出手来镇压拉美的革命,同时,欧洲其 他国家也有可能对西班牙进行军事援助。拉美有可能再次回到西半球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统治中。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美国该何去何从?是甘愿接受拉美再次 回到殖民统治,还是向西半球的国家进行挑战呢?

  1823年,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同年12月2日,时任美国总统门罗在向国会的咨文中对此作出了回答,明确表达了美国在此问题上的立 场。虽然门罗的讲话不是昭示天下,向世界传达美国的对外政策,但它被欧洲国家看作是美国宣布外交独立的一个宣言书。如此大胆而明确地在重大问题上表明自身 的立场,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门罗主义”虽然是美国政府对拉美情势作出的应激反应,但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则是美国开国元勋为美国外交政策奠定的孤立主义外交原则之体 现。《门罗宣言》再次强调了美洲新大陆与欧洲旧大陆不仅在地理上的天然隔离,更重要的是在政治制度上有本质的区别。不仅如此,《门罗宣言》还在新形势下进 一步发展了孤立主义。在《门罗宣言》中,“美国”之于欧洲的孤立变成了“美洲”之于欧洲的孤立,而且明确要求欧洲不要干涉美洲事务。

  如何解读“门罗主义”?

  首先,“门罗主义”并不意味着美国与欧洲彻底划清界限,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往来。因为”门罗主义”中欧洲与美洲大陆的分离原则只是针对 美国与欧洲的政治关系而言,并不包括美国与欧洲的经贸关系。实际上,美国自立国以来与欧洲一直有着密切的经贸联系,保护美国的经济利益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其次,《门罗宣言》中的“互不干涉政策”也只适用于美洲和欧洲两大地区,美国与欧洲在世界其他地区则一直存在着竞争、冲突与合作。

  再次,“门罗主义”中隐含着“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不准欧洲插手美洲事务,暗示着美国把美洲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意欲排斥欧洲殖民帝国在美国的影响。

  最后,《门罗宣言》之后的数年里,美国并没有严格按照“门罗主义”处理与欧洲各国的关系,而是表现出了务实性和灵活性。如在对美洲领土争端中,美国向英国和俄国都作出了一定的让步,没有完全排除两国在美洲的利益。

  “门罗主义”为何得以践行?

  《门罗宣言》出台之后,欧洲国家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和反对,欧洲各国都拒不承认“门罗主义”的合法性。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门罗主 义”只能被看作是提出者自身的申明,它并不是规定欧洲国家行为的准则。不过,由于力不从心,美国的主要对手英国最终还是放弃了以美洲为重心的殖民政策,并 最终从美洲撤退。

  “门罗主义”得以践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天时。欧洲被拿破仑战争搞得筋疲力尽,西班牙已无力保住自己在美洲的殖民地。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各个国家都忙于应对国内危 机,无意也无力为西班牙在美洲的利益而结盟或为其提供军事援助。1848年的欧洲革命更使欧洲国家雪上加霜。所以,即使没有美国的“门罗主义”,欧洲也无 力干涉美洲了。《门罗宣言》发表之后,欧洲的一些政治家认为,美国对欧洲不得干预美洲事务的警告纯属多余,因为欧洲自己已经意识到无法干涉美洲了,美国的 警告只是显示了美国令人生厌的傲慢。

  其次是地利。当时的美洲地域辽阔,人迹稀少。美国入侵加利福尼亚时,那里的墨西哥人只有1.1万。所以,美国的大陆扩张主要不是对当地 民众的征服,其意主要在获取领土和资源,因而没有遭到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对和抵抗。此外,老牌殖民帝国的统治瓦解后,新的政权尚未稳固,出现了权力真空,美 国正好浑水摸鱼,乱中取胜。

  最后是人和。在《门罗宣言》出台之前,美国国内曾就美国这个共和制国家是否要像其他帝国主义国家那样扩张领土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并在这 个问题上形成了共识,亦即美国的领土扩张就是美国共和政体的拓展,就是所谓的“自由”的拓展。所以,《门罗宣言》一出台,便得到美国国内民众的积极响应。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历任美国总统都热衷于开疆拓土,以谈判手段和巧取豪夺的方式,实现了在得克萨斯、俄勒冈、加利福尼亚以及墨西哥的扩张。美国成为了一个 大陆帝国,为之后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奠定了地理基础。

  总之,“门罗主义”是美国在19世纪初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并发展了美国根深蒂固的孤立主义理念。而“门罗主义”之所以得以实施,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欧美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美洲动荡的局势提供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在于美国人的民族特性。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