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We Should Not Overestimate America

<--

經過數日輿論鋪陳,美國總統川普終於就「香港國安法」發聲,揚言取消「一國兩制」下香港特殊待遇、制裁參與立法的中方人士、停發部分中國留美學生簽證,以及退出他口中「已由中方控制的」世界衛生組織(WHO)。

上述反制措施如同一隻靴子落地,總體在各方意料之內。甚至有評論認為,雖然川普此次看似「霸氣十足」,但美方並沒有撕毀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也沒有透過行政手段打破港幣─美金聯繫匯率制度,制裁的「辣度」不如預期。

香港議題本質是中美博弈,是一個各自出招,層層加碼的過程,美方當然不會一下亮出底牌,故未來1個月內,隨著港版國安法草案審議、表決以及在香港實施,預料美方還會有反制動作。不過,愈來愈多的觀察者都逐漸摸清了川普「嘴炮反中」的套路。

不可否認,川普身邊的右翼政治菁英的確認真地把大陸視為「第二個蘇聯」,將「新冷戰」正式納入美國對華政策議程。有西方媒體比喻,國安法是北京在香港「築柏林牆」的第一塊磚。但實際上,讓香港「柏林化」淪為大國鬥爭前線的,明明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 問題在於,儘管全球化短期內退潮,但當下國際政治力量對比、利益格局,早就不能和美蘇冷戰時期同日而語。這又回到了這個老問題:美國反中、遏華究竟有多大決心?究竟還有多少能力?

首先,在決心即主觀意願上,川普的反中更多是從自利角度出發,和1950年代的美蘇意識形態對抗,性質完全不同。2016年,川普靠民粹浪潮贏得大選,「反中牌」只是其一環。但此次大選川普明顯把「反中牌」當做主打,歸根究柢還是要服務於自己的選舉利益。既然如此,激烈制裁中國乃至「毀港」有助於川普的基本盤嗎?未必。

一方面,美國在香港有巨大商業利益,幾乎所有美資巨頭在香港都有一杯羹。去年「反送中」並沒有給在港美商帶來太大損失,而港版國安法又將與普通法系對接,實際上對香港營商環境、稅制、司法體系的影響有限。川普大棒打下去砸爛香港,等於得罪所有美資巨頭,完全違背川普連任目標。

另一方面,川普政府目前已深陷明尼蘇達警察暴力的口誅筆伐之中,從目前情勢看,向來敏感的種族議題再加上疫情導致的民怨、失業等因素,已在全美引發燎原之勢。在這個節點,美方急忙端出制裁,只會讓美國主流輿論和中間選民更認識到,川普在搞轉移矛盾的「甩鍋」之舉,質疑將更加強烈。

其次,在客觀能力上,美國的經濟影響力、價值號召力已經被川普拖到了近百年來最低點,再加上當前中美實力對比,此時川普藉香港問題向大陸發難,恐淪為「獨角戲」。最近,有些人幻想所謂「八國聯軍」討伐北京的盛況。但是,以近日英、歐、日、澳、加等在港「持份者」的舉動而言,多半以口頭聲援、「關心不介入」姿態為主,並沒有跟進強硬制裁措施的跡象。 最要害的一點,是川普將「制裁中國/香港」和退出WHO掛鉤,此舉一下子就把其反制港版國安法的正當性、道德價值貶得一文不值。中方已承諾向WHO注資20億美元,歐洲也強烈認同WHO的存續和資助,梅克爾、莫里森等西方首腦也清晰就涉港議題表態。後疫時代的世界更需要中國,而不是相反。川普把反中與反全球化掛鉤,相當愚蠢,只會招致國際社會的更多白眼。 香港是一面鏡子,照出川普之流的自私自利,也照出了中國崛起下真實的國際大勢。如果香港本土派發起的「攬炒」大計以西方的冷處理而落幕,相信最心有戚戚焉的,是台灣。

(作者為智庫研究員)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