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 Discourse on the Fight against the Pandemic

<--

德尔塔毒株持续在美国传播,该国累计新冠确诊已超4000万例,累计新冠死亡病例67万多例,相关数据不断在拷问着美国政府抗击疫情的真实能力。2022年美国国会将举行中期选举,面临新冠疫情以及从阿富汗仓促撤离诱发的戏剧性灾难反应等多重刺激,美国政府相关部门的人员开始另辟蹊径,来寻求化解危机的有效方式。在此背景下,在华盛顿极为活跃的Politico网站近日刊发了对拜登政府的公共卫生局局长维韦克·穆尔蒂的采访,穆尔蒂给出了对受众理解能力以及常识性认知颇具冲击力的新选项:调整判定抗疫成功的标准,并在信息传播中让人看到“好的一面”,找到一些“可操作的中间地带”。穆尔蒂称,“我们要告诉所有人,抗疫成功不是非得等于病例清零,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能做到只有极少数患者住院、极少数人死去,这也算是成功。”

在拜登政府的诸多官员中,44岁的穆尔蒂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一个来自印度的贫苦农民的孙子被(美国)总统任命照顾整个国家的健康……我将永远感激美国在近40年前欢迎我的移民家庭并给我这个服务的机会。”很显然,在理解了高度个性化的文化与家庭背景之后,穆尔蒂关于抗疫成功标志的想法看似在意料之外,实则在情理之中。

从穆尔蒂整个访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美国在抗击疫情中面临的各种困境:变异病毒本身的风险,美国民众日趋撕裂的认知,卫生机构虽然有发达的医疗体系但缺乏处理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没有愿意承担明确责任的官员,两党间的政治分歧,联邦与州政府之间微妙的关系,等等。但在解决方案方面,却仍然是令人尴尬和感慨的两手一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抗击新冠疫情失败与美军仓促撤离阿富汗时的荒腔走板异曲同工:战略很清楚,知识储备很丰富,软硬件资源和条件堪称全球一流,但执行起来却近似魔幻现实主义。

抗击新冠疫情是一个公共政策议题,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行动,发挥核心作用。但现在美国的抗疫,从政府层面来看,已经开始变成一种建立在言说技巧和修辞能力基础上的“话语-行动”,甚至已将创新的脑洞开到修改什么叫“抗疫成功”的“标准”上。这种变化趋势,对美国来说将是一场灾难。在客观上,这种演变趋势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美国民众只能凭借有限度的疫苗屏障,与病毒作反复较量,接受2%左右致死率的不断筛选,直到通过这种残酷的生存淘汰形成足够的社会距离进而中断传播为止。这将是一幅无需剪辑就可以拍摄的好莱坞末日片场景。9日,拜登在白宫发表讲话称,已签署行政命令,要求所有联邦工作人员都必须接种疫苗。新措施成效如何,我们拭目以待。(作者是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