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inter Olympics: Looking at the Futur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Cryptocurrency

<--

從冬奧競技談金融創新與加密貨幣的大未來

冬季奧運會2022的開賽倒數正逐日逼近。透過冬奧賽事也可以創造旅遊和招商好時機,無怪乎隸屬歐盟國家的波蘭、芬蘭以及位在東北亞的韓國,紛紛出動府會的最高層級代表,而無視於中、美在外交過招的奧運抵制,執意參與在北京的開幕盛會。

畢竟,雪地競賽所能帶起的全球青壯年關注,又適逢新冠疫情再起和華人的年節期間,與冬奧相關的收視話題必然高漲的。何況滑雪運動一向就具有社交聯誼性質,更是高消費的專業旅遊;透過各國選手的競技與精彩視訊,藉機可以進行的正是遠端、虛擬的體驗式行銷啊!

無可諱言,像韓國是由最高民意機關的負責人,議會主席代表率隊出擊,正反映自1997年金融危機以迄,多方交結拉攏和打響韓國意象的文化創意,所以能夠在品牌經營與概念投入上,持續有出奇不意的謀略與前瞻表現。

新近點燃的話題,自然是科技創新在冬奧現場和透過連線轉播,從5G的技術運用和傳輸安全,像是教練戰術調度和選手狀況的隱私維護;還有關於電子錢包和數位貨幣等,層出不窮的新聞烏賊戰。

有趣的是,北京冬奧尚未開賽,網管安全即已吵得沸沸揚揚!當真對比起晚近的金融科技與交易風險,恐怕是小巫見大巫了。就在去年一整年內,電動汽車大神馬斯克與比特幣的牽連,才真是椎心之痛的問題不斷。

先是去年年初,馬斯克宣布要接受消費者使用比特幣來做購買;既而極力鼓吹加密貨幣的價值投資,除了率先揭露自己的持有數量,更轉而將公司的庫存現金投資到比特幣。到了盛夏七月,突然又取消了接受比特幣的支付計畫!

這一來一往之間,比特幣的價格也從去年年初的3萬3000美元,輕易翻倍飛過6萬美金的高點;然後再腰斬一半,到如今的3萬6000美元上下。就連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教授,都撰文擔憂美國人的加密貨幣投資,可能會變成是青壯世代的「次貸危機」。

克魯曼的紐時專欄指出加密貨幣的波動劇烈,但並不足以威脅金融體系。之所以令人不安,是因為比特幣等產品一旦價格有進一步崩跌,受害者將是一群自認懂得科技金融;但事實上卻不知道自己一路交手的對象;面對即將陷入的處境,這一小撮人更缺乏財務調撥和生活維持的支應能力。

根據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輿情研究機構,NORC,在去年盛夏期間訪查的全國家戶代表性抽樣,其結果顯示直接做投資交易的人,約佔六成三;在這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總人次數,曾進行過加密貨幣的購買。更驚人的是,有進行過加密貨幣交易的人,約三分之二都在最近的半年內才開始。據悉,高中和高中以下學歷、少數族裔和工人階級,似乎特別熱中;但這些人也是金融機構比較不願意打交道的一群人。

換言之,加密貨幣屬於極高風險的資產類別,馬斯克旋風的魅力與影響,只怕超乎想像;而克魯曼教授的擔憂,虛擬貨幣將會變成新一輪的次貸危機,似乎更有其在人口結構的必然與在政經基礎上的不利因子。

去年年底在立法院的院會上,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即席回應,針對虛擬貨幣業者的洗錢防制,將予以管理;目前已有16家業者遵循洗錢防制規範,銀行局也將一家一家做約詢,以了解虛擬貨幣提款機(ATM),在台北街頭的規畫情況。

緊接著觀看各國好手的雪地競技,除了能有5G的環場與全景錄像,可以討論收視品質和消費新體驗之外;從北京冬奧的科技創新、台北街頭隨處可以有的ATM提領,到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的憂心忡忡,科技應用與監理,還是要考量投資人與使用者的風險暴露,尤其是如何管控平台競爭,所可能引發的投機誘引。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