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raine and Taiwan

<--

社論–烏克蘭與台灣

俄烏戰爭進行了將近兩周,雙方都有人員傷亡,甚至殃及無辜百姓的情況。目前歷經三輪談判,第一輪毫無結果,第二輪達成了設置人道走廊的建議,以輸送平民、運送食物和藥物。前兩輪談判,基本上沒有談到問題的癥結,第三輪談判烏克蘭擬議「非北約模式」,也就是不再提出加入北約組織的申請,以減緩俄羅斯的國安威脅。能否因此讓俄羅斯退兵還在未定之天。

這場戰事中獲利最多的就是美國。拜登政府面對期中選舉的壓力,以及國內諸多待解的危機,包括通貨膨脹、政黨歧見、種族衝突、疫情持續……等壓力,也重挫了拜登的施政滿意度。鼓動烏克蘭加入北約,刺激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於拜登政府而言正是一石多鳥,不僅重挫俄羅斯經濟、讓歐洲國家與俄羅斯為敵、歐元大貶,烏克蘭更是經濟和軍事兩頭重傷,加入北約也無望了。

對烏克蘭的情勢,台灣的輿論界多所評析,儘管政府一再宣示台灣不是烏克蘭,不僅因台灣海峽天險及地緣戰略地位,且國軍防衛國土的意志及戰力也不斷提升,有堅強信心維護台灣安全。大陸也認為台灣和烏克蘭不一樣,但是觀點卻南轅北轍,大陸外長王毅就說,最根本的不同在於,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完全是中國的內政。

台灣和烏克蘭到底有多大的不同?其實,台灣的處境比烏克蘭更危險,即使有海峽天險,但現在共機繞台常態化,要入境台灣不過是分秒間的事,在現代戰爭中,台海已不能算是天然屏障。烏克蘭至少是國際認可的獨立國家,而台灣邦交國不到二十國,戰事一起,各國除了口頭同情、參與局部援助之外,基本都坐壁上觀。對烏克蘭猶且如此,台海一旦有戰事,誰會伸出援手?更何況,台灣連想要加入國際組織,這些大國都無能幫助,戰事一起,他們能怎樣伸出援手?

政府推動的「親美抗中」政策,在選戰中屢有斬獲,都是靠著「美國是堅若磐石的盟友」大內宣,並說,一旦戰爭發生美國必會派兵相助;而日本更是揚言「台海有事,日本有事」,因此讓蔡總統更有底氣對抗中共。但看看美國對烏克蘭的態度,除了把烏克蘭推向戰場之外,有絲毫的實質援助嗎?日本更是懼怕中共出了名的,別說把台灣納入《美日協防條約》範圍可能引起中共的強烈抗議,日本若是膽敢再有實際行動,恐怕會遭來無法承受的後果,日本敢嗎?

烏克蘭的例子有可能發生在台灣身上,必要的時候,美國當然會犧牲台灣換取他的國家利益,五十年前的《上海公報》就是明證。烏克蘭戰事爆發,國際一致認為,烏克蘭最好的情況就是學芬蘭中立化,雖未必能左右逢源,至少兩邊都不得罪,不致於為自己招來禍患。台灣當然也是如此,已往的經驗為「親美和中友日」政策帶來的好處做了見證,盼能以烏克蘭戰事得到一點啟發。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