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ia-Ukraine War: Who Is the Victor?

<--

俄烏交戰 誰是贏家

12:322022/05/03

言論

范湘濤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特別軍事行動」,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仍然沒有停火的跡象;很多政治評論家認為這次俄烏交戰最大的贏家是美國,這種觀點在短時間內是對的,但往更長的時間去推測卻不一定。

美國是目前俄烏衝突的贏家,是因為它利用烏克蘭為代理人戰爭,挑動了歐洲小弟們對俄羅斯的恐懼神經,再利用其本身的強大實力,表示願意為小弟們提供保護傘,威脅利誘之下,以「西方價值觀」為口號,完美的構成了對俄「統一戰線」。美國利用代理人戰爭,「死道友不死貧道」,避免了國內反戰抗議浪潮。美國利用本身的信息優勢,提供烏克蘭軍事情報,造成「俄羅斯」號旗艦被烏克蘭飛彈炮轟沈沒,一架俄羅斯最新型戰機也被擊毁。美國利用西方在輿論上的絕對優勢,發動對俄羅斯的新聞戰,如蛇島幾十名烏克蘭守軍英勇戰亡的消息(結果俄方曬出他們的投降照片),俄羅斯艦五百多人被炸死的新聞(結果俄方曬出他們受勳轉業的照片),「布查」俄軍屠殺平民事件的新聞特輯(結果西方媒體自己曬出一位漂亮妹妹,自己以為是作公益活動在其中扮演死人,而今復活的笑話);總之,不管你信還是不信這類新聞,美國在鼓舞烏軍士氣和搶佔道德制高點上都得到了不錯的效果。歐洲眾小弟們在美國老大哥慫恿下,大量購買援烏的武器,讓美國軍工業大發戰爭財;由於戰局動盪的影響,大量美元從歐洲回流美國,為美國經濟注入了一股活力⋯。

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引起美歐四十多國的圍剿,發動五次制裁,一次比一次兇狠,想要把俄羅斯往死裡打,但沒想到的是俄羅斯「老神在在」,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借力打力,見招拆招,原來俄羅斯對於這些制裁把戲已經早有防範準備,俄羅斯早已利用自己本身在糧食、能源、軍工的巨大優勢,將自己建成了一座「末日堡壘」,根本不害怕制裁,反倒是它對制裁作出的反制裁卻讓美國的那些歐洲小兄弟叫苦連天。俄羅斯供應歐洲約40%天然氣,30%石油,三分之一的糧食,可以說是歐洲的「衣食父母」,如今歐洲卻要響應美國號召去制裁俄羅斯是不是有點「豈有此理」?

俄軍佔領馬立波之後,外長拉夫羅夫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除了要在烏克蘭去納粹化,保持其中立,盧甘斯克和頓內茨克獨立以及克里米亞歸俄之外,另外一個最大目標是要終結美國獨霸的終極世界,透露出俄羅斯為了改造世界新秩序「揭竿而起」的決心,擺明就是要「革美國的命」;由拉夫羅夫在發布會上那種意氣風發的姿態可以看出「北極熊」要和西方玩真的,俄羅斯人也活用了中國人那句老話「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所以筆者認為這次的「特別軍事活動」,笑到最後的可能是俄羅斯,它將會是最大的贏家:

1.普京只派20萬名二流部隊,消耗一些陳舊的庫存軍備,便輕易的控制了烏東和烏南;烏克蘭有歐洲第二大的天然氣蘊藏量,全部在烏東,有歐洲第三大的煤礦出產量,九成也都在烏東。天然氣+煤礦的總價值+烏東的重工業價值,遠遠大於這次戰爭的花費,怎麼算俄羅斯都穩賺不賠。

2.歐洲嚴重依賴俄羅斯的能源和糧食供應,對俄羅斯制裁無疑是「自作孽不可活」;歐盟主席范德賴恩苦苦哀求普京放行黑海運糧船(理由是:晚了會造成歐洲飢餓的人道危機),德奧義暗地裏使用盧布購買天然氣,現在連美國的「鐵哥兒們」英國都忍不住了,公開宣示從5月起也將用盧布購買天然氣。「特別軍事行動」引發能源價格高漲,正是俄羅斯夢寐以求的事,每天出售能源的額外收入比戰場上的開銷大得多,歐羅巴的胳膊終究是抵擋不住俄羅斯的大腿,這埸「特別行動」拖得越久誰越倒楣,由前文已經看出了分曉。

3.從匈牙利、塞爾維亞等國親俄總統候選人勝出,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最近的選舉中險些兒「陰溝裡翻船」,德國法蘭克福數千人在歌劇院前廣場高揮俄羅斯國旗,大聲高唱俄羅斯國歌⋯,都可以看出歐洲大勢所趨的端倪;當歐洲小弟們緊隨美國老大的好處縮水到了生死紅線之下時,可能都會對美國反水,美國不能不警惕,早一點收回對俄羅斯的制裁令,早一點命令烏克蘭傀儡接受俄羅斯的停戰協議,才不會重蹈覆轍,再次遭到阿富汗式撤退的那種羞辱。

4.俄羅斯以5000盧布兌換每克黃金掛鈎,徹底打破了美元霸權,美國失去了美元霸權就像一位勇士失去了其左膀右臂,命雖然沒有被俄羅斯革掉,但要再次以自己武功去一統武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世界秩序從「終極」演變成「多極」的時代已經是指日可待了。

兩千多年前,孫子說過:「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筆者非常佩服中國大陸領導人在用兵方面的謹慎態度,沒有利用這次俄烏交戰之際對台灣發動閃電一擊,因為他們知道,多極世界終將來臨,美國要管世界吃喝拉撒的大小事,也會越來越力不從心了,與其早幾年武統,傷害同胞感情,還不如等晚幾年,利用本身那一「極」的影響力,到時候水到渠成,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和統台灣,豈不更好?

(作者為中美論譠社理事)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