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s Options under the ‘Neo-Washington Consensus’

<--

周鉅原/美國紐約市大學經濟系教授

二十多年前在當時國際化的潮流之下,美國積極的拉攏中國,並且敦促世界貿易組織(WTO)接受中國的入會申請。當時美國政府希望在全球化的潮流之下,把中國帶進這個多邊的國際貿易組織,可以讓國際貿易的規則,促成中國接受國際的規範,而邁向市場經濟的體制改革。甚至還有一些人樂觀(天真)的期待,經由市場經濟的發展,中產階級的形成,可能終會造成中國政治體制的改革。而走向政治的民主化。

二十多年來,發展的結果是中國以「開發中國家」的地位,佔盡了自由貿易的優惠,而成功的發展它的對外貿易,不但在總體經濟上GDP 增加了三倍,超越了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並且在貿易上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貿易國。但是世界各國所期待的發展,剛好與當初期待的願景完全相反。二十多年來的發展,在在證明是中國在改造世界貿易的規範,而不是接受世界貿易的規則, 而且中國的經濟體制發展是「國進民退」政府,(黨)的角色伸進了企業的每一個角落,這個發展導致美國對中國的政策,起了一個大轉彎。從二○一八年開始,美國的國家安全策略積極的防阻中國科技的提升和對外勢力的發展,並且在經貿科技方面,多方面的阻止中國勢力的擴散。拜登政府了解到目前美國的經濟實力以GDP來計算,只有佔世界經濟的廿五%,不再是冷戰時期的四十—五十%。所以美國必須要在貿易科技方面和歐盟,日本共同合作,才能夠贏得這場新的冷戰。

最近參加在休士頓聖湯姆斯大學舉辦的一項美中台三角關係的學術研討會。會中喬治華盛頓大學沙特教授(Robert Sutter)提出了 「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說明現在美國不管是保守派,自由派,也不管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美國的朝野一致的push against China。沙特教授曾經在美國國會研究處擔任對中國政策的研究員將近卅三年之久。 四年前,他曾說他從未看到國會兩黨議員對某一項政策像目前對中國的政策這麼樣的意見一致。現在他則強調行政與立法部門朝野一致的對抗中國。所以不管任何政黨執政, 不會改變朝野一致的對中政策。他認為目前對中國的政策是難得一見的「華盛頓共識」,這種共識不會受到即將來臨的期中大選,國會席次更動的影響,而有任何改變。

本來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這個名詞是指國際貨幣基金(IMF)提供貸款的條件(IMF conditionality)。也就是基金會要貸款的國家必須接受該會對他們的一些制約。所以許許多多接受貸款的國家,都覺得這種華盛頓的共識,對他們而言,是個很大的代價,對第三世界的國家所謂的華盛頓共識,是帶有一些諷刺的味道。

現在沙特教授用這名詞專指對中國的政策。可能會被一般人誤解,所以有的學者建議用新華盛頓共識(Neo Washington consensus)專指美國對中國政策的變化,比較妥當。在冷戰的時期,肯南(George Kennan,一九○四—二○○五)那一封長達八千字的電文構成了美國圍堵前蘇聯的政策支柱。現在的新冷戰時期,沙特教授提出的新華盛頓共識這個理念(雖然名詞尚可以再商榷)勢必成為美國對抗中國的準繩︰美國對印度—太平洋,尤其南中國海航行自由的堅持,對東中國海(釣魚台)和台灣海峽不得改變現狀的安全保障,已經成為美國對中國的基本政策。在經貿科技方面,筆者認為可以用三個C 來表示。競爭(Competition)是理所當然。假如可能,那就合作(Cooperation)。假如是必要的,那就對抗(Confrontation)。這三個C是目前美國對中具體而微的貿易科技政策。並且已經得到了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等盟邦的支持。

中共二十大之後,中國不但繼續維持一黨專政,並且將權力集中在習近平主席一人的身上。在「黨內無派,黨外無黨」的專制的政治體制之下,美國跟中國的關係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改善。最近美國國防部在評估國防戰略安全的時候,奧斯丁部長指出了蘇聯對美國的威脅將會是短暫的不知何時可以結束的俄烏戰爭之後,可以確定的是俄羅斯將只是一個擁有核子武器的中等國家,其經濟力量對美國的國防安全不會構成任威脅。但是長期而言,還在成長的中國才是美國最大的威脅,習近平的中國之夢,被西方的學者解釋為恢復以中國為世界中心的 Middle Kingdom。所以美國必須積極地防止中國勢力的擴張,以及對其他國家的霸凌。這種新的發展,也許就是熊貓派(panda hugger)的季辛吉所謂的「危險的不均衡」(dangerous disequilibrium)。 其實這就是民主政治的體制和獨裁政治體制的對抗,也是自由民主與集體管制(封城清零)兩種生活方式的挑戰。

冷戰時期,美國支持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只要是基於地緣政治 「反共一家」的戰略考慮,而不是贊同當時威權統治的政治體制。六○年代自由派的前國務卿魯斯克(Dean Rusk)曾謂極左和極右的威權統治,對民主政治都是一種傷害。現在美國支持台灣,除了地緣政治的考慮外,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民主自由,而且看上了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半導體的供應鏈上,美國跟台灣更是唇齒相依。所以台、美關係的穩固,將比冷戰時代的的關係要來得的扎實堅固。

在美中持續對抗的態勢之下,台灣的抉擇是什麼呢?在Q&A的階段,有人提出美國當然會支持台灣抗中保台,但是在國內是否有「 台灣共識(Taiwan consensus )」?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