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警察暴力地图”网站更新到当地时间12月3日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美国警察已打死1074人,超过去年全年打死1047人的纪录。
尽管联邦记录显示全美范围内警方致命枪击事件数量呈“下降趋势”,但《华盛顿邮报》数据库显示的情况恰恰相反:2015年至2021年,美国警察射杀人数几乎逐年增加,其间累计约7000人死于警察枪下。
美国警察为何不断滥用暴力,究其原因,背后是根深蒂固的枪支文化和系统性种族主义在作祟。
随意杀人?正当杀人?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指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要求全美大约1.8万个执法部门报告所有执法人员杀人案,但最终,FBI统计出的美国警察枪击致死人数比《华盛顿邮报》调查出的数据少了三分之二。
官方数据不全面导致美国警察滥用暴力的情况不能得到真实反映。而犯罪学家表示,一些部门不愿报告警察的致命枪击案,是因为大多数警察杀人行为被裁定是“正当”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完整的数据严重掩盖了被美国警察杀害的人之间的种族差异。
在2020年乔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跪杀”后,“黑人的命也是命”反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运动一时席卷全美,引起广泛关注和响应。
去年3月,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弗洛伊德警务正义法案》,旨在对执法部门的豁免权进行改革。拜登政府曾承诺在去年5月弗洛伊德被杀一周年之际确保国会通过该法案,但在党争极化的政治现实下,这一承诺成为空头支票。
今年5月,在弗洛伊德被杀两周年之际,自知立法无望的拜登政府退而求其次,签署了一项整改警察执法行为的行政令。
政府没有实际意义的措施让弗洛伊德事件过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被美国警察杀害的非洲裔人数不减反增。
“警察暴力地图”网站数据显示:
在所有被警察杀死的人中,仅在美国总人口中占13%的非洲裔占到了24%。
非洲裔被警察杀死的概率是白人的3倍,在手无寸铁情况下被警察杀死的概率是白人的1.3倍。
2013年至2022年期间所有警察杀人案中有98.1%的涉案警察没有受到任何犯罪指控。
从奴隶巡逻队到美国警察
美国警察为何如此暴力?
分析认为,《华盛顿邮报》报道中提到的“正当杀人”也好,“各族差异”也好,背后反映出的实际上是两大固有的“美国病”:枪支文化和种族主义。
正是势力庞大的拥枪组织和保守政客在美国宪法中写入了所谓“好人必须有枪”的理论,美国枪支暴力和枪击悲剧才发展到了今天近乎失控的地步。
而作为“好人中的好人”,有枪的警察面对所谓“危险分子”,无论有枪没枪,显然都能以“受到威胁”为由开枪“自卫”而不会受到指控。
调查发现,大多数美国警察杀人事件都源于交通截停、心理健康检查、纠纷、非暴力冲突以及没有接到犯罪指控的出警行动。
与此同时,在美国社会,认为非洲裔“天生有罪”的系统性种族主义早已根深蒂固。大量事实表明,针对非洲裔的警察暴力执法和针对非洲裔的仇恨犯罪一样,都是根植于美国系统性种族主义国家传统中的旧伤沉疴。
20世纪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导人之一的马尔科姆·艾克斯在生前的一次讲话中曾尖锐地指出,美国白人对黑人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虽历经岁月的变迁,却丝毫不改其残暴的本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民权专家亚历克西斯·霍格表示,黑暗血腥的奴隶制度已成为历史,但种族主义这一美国国家建构中的原罪从未得到真正清算,并成为如今美国非洲裔屡遭警察暴力执法的罪恶根源。
为美国多家主流报纸撰写专栏文章的美国非洲裔作家苏珊·威廉姆斯·史密斯曾撰文指出,美国的缔造者们在这个国家反非洲裔暴力的起源——奴隶制度的实践上,都是“共谋者”,他们推动的政策和实践从一开始就明显地反非洲裔,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了美国的警察制度。
文章指出,在奴隶主出身的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1793年签署《逃亡奴隶法》时,奴隶巡逻队已经在美国存在了近一个世纪。他们主要由白人组成,被政府授权使用暴力、义务警员式的战术,对待逃跑的奴隶。这些被授权的平民在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的支持下,成为了新兴警察部队的来源。
虽然1862年通过了《解放奴隶宣言》,并通过了宪法第十三修正案,宣布奴隶制为非法,但许多美国白人拒绝承认和接受非洲裔的自由。种族主义仇恨的加剧导致许多州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将非洲裔的生活定为犯罪的相互关联的法律。
文章认为,今天几乎不可能把白人至上主义和反非洲裔敌意的影响从已经存在的美国警务实践中分离出来。从奴隶巡逻队到白人至上主义恐怖组织,再到民权运动时代出现的“白人恐惧”,这些强大的影响造就了美国警察暴力文化,并继续影响着今天的警察行为。
倡导进步的非营利组织“美国人民之路”发表的由苏珊·威廉姆斯·史密斯撰写的文章《了解美国警务史和警察对黑人社区的暴力》截图
正如美国全国性非洲裔政治培训组织“新权力”首席执行官卡伦迪·威廉姆斯所说,美国警察和司法体系不是为了保护非洲裔而建立的。
“在我们找到警察暴力以及警察对待非洲裔和白人方式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之前,这个国家不可能做出改变”。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