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Power’ Mindset That Taiwan Must Not Overlook

<--

明年此時,我們已經選出了下一任總統和新的國會。中央選舉不同於地方,必須將關注重點延伸放大「台灣飛航情報區」以外的事物,因為真正影響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均在於此。

台灣因被長期孤立,民眾久而不覺外部環境對國家安危之鉅大影響,因而甚少關心國際權力格局深刻變化對台灣的重大挑戰。一般政治評論中,對於總統大選的分析視角與網路討論的重心,經常流於國內政黨之攻防與對政治人物的喜好度。

烏克蘭距離台灣其實很近,是國際社會與媒體對台灣的重大提醒;台海中線默契已經一去不返,是美中地緣戰略對抗下的嚴酷現實。

跨越今年全年的競選活動,對台灣選民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要求:不可只看自己的政黨偏好,或對候選人的好惡評價,而必須轉換視角,登高望遠,由外而內,從未來5到10年的國家生存與安全來看待總統大選。

兩個多月前,習近平在印尼G20領袖峰會前夕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首次面對面元首峰會時表示,「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對照10年前,習近平以國家副主席身分在訪美前,接受《華盛頓郵報》書面採訪時所言「寬廣的太平洋足以容納中美兩個大國」,北京的大國思維已從太平洋擴大到整個世界。

中美之間的強權爭霸已經在路上,而且將是漫長的坎坷路,小部分的「合作共贏」或階段性的氣氛和緩,並不會撼動從經貿金融、科技規格,到安全軍事的全方位競爭對抗。對於美國強權路上百年未見的超級第2名,全領域崛起的中國大陸,從華盛頓到華爾街政商菁英的集體焦慮愈明顯,愈反映出彼等對於「東升西降」以及「時與勢站在我們這一邊」等說法的極度介意。

思考美中台關係,台灣應該注意的關鍵為何?有人關心大陸是否或何時會對台動武?也有人關切台海有事,美國及其盟友是否出兵相救?如此的提法,非常具有「台味」,大家好像也只想知道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另一個檔次的思考,則是從「美中俄三角關係」變化,來看華盛頓與北京在台海,想打什麼牌?能打什麼牌?

兩強是站在「大國思維」的基礎之上下圍棋,如果台灣只看到兩者之不同,很自然地會轉述耳熟能詳的說法:民主與專制的對抗,自由與壓迫的衝突。然而大國之於國際權力格局的觀點,其實「霸權之道」、「升降之謀」又是如此地相近。將「中美對抗之異」與「兩強爭霸之同」擺在一個天秤上看,才能更好地理解華府與北京的對台政策。

夾在中美兩強之間,我們最有研究的是兩岸關係,卻不是大陸問題;是台美互動,卻不是美國政治。如果只看大陸對台政策以及美國對台政策,還不僅是「本末倒置」,根本是「捨本逐末」。

兩強之間,若僅列舉北京最在意的一項,應為美國行政與立法部門「虛化與掏空一個中國」的諸般漸進式作為,因其動搖了半個世紀前,中美關係正常化的根本基礎。兩岸之間,若僅列舉北京最在意的一項,應為台灣推動「去中國化」的諸般漸進式作為,因其推遠了「分久必合」紐帶想像。當然,台灣首當其衝,挑戰巨大且以今年尤然。

現在即已啟動的總統大選,台灣更應探究兩強對局之大國思維,從高處觀局,從遠處著眼,少看強權不在意的台灣內部政治攻防,多察未來10年之天下大勢,隱忍圖存,全軍全國。

時逢癸卯兔年新春,令人不禁想起成語「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動靜之間,更應如《孫子兵法》所云:「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中華戰略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