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係法》開始動搖了?
【經濟日報╱社論】
2011.04.20 02:05 am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前主席歐文斯在英報撰文指出,軍售台灣並非解決台灣問題的最好辦法,只有放棄《台灣關係法》與對台軍售,才能改善美中關係與解決台灣問題。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格拉瑟在《外交》雙月刊撰文指出,由於北京堅持對台主權的「不可談判性」,為了避免美中兩國因為台灣問題而爆發核子戰爭,美國唯有放棄台灣。
──美國前駐北京大使及前太平洋區司令普理赫也說,美國應全面檢討《台灣關係法》與對台軍售,以跳脫美中關係的惡性循環。
以上幾則,都是最近美國重量級人士在重量級媒體及場合上發表的有關修正《台灣關係法》及對台軍售的不約而同的言論,如何解讀?
首先必須要了解的一件事是,所謂台灣問題在北京當局國家戰略中的定位,是一個國內問題,卻也同時是一個國際問題。更準確的說法是:當中國大陸的綜合實力強時,是國內問題;當中國大陸綜合實力弱時,是國際問題。從1979年迄21世紀初,總的來講,是屬於後一種情況,美國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台灣問題上,有完全的(軍事)介入能力,而中國大陸對美國的介入則欠缺有效的反介入手段。
然而這樣的形勢,近年來卻出現了值得關注的變化:首先是全球的大形勢,美國國勢在上世紀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之後達於顛峰,卻在進入新世紀之後,先有911恐怖襲擊事件,後有陷入泥淖的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再加上2008年的世紀金融海嘯,使得國家元氣耗損極大。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台之後,乃有所謂戰略退卻的思維,從伊拉克到阿富汗,也不排除進一步延伸到台灣海峽的可能。其次是亞太的中形勢,面對著中國大陸軍事實力的崛起,美國正在第一島鏈之外,強化第二島鏈(投巨資128億美元強化關島海空軍基地的建設)及第三島鏈(正與澳洲協商駐軍澳洲軍事基地)的部署,而所以如此,顯然又與台海的小形勢的變化有關。扼要地說,就是長期以來,中國大陸在軍事上面對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介入能力束手無策的情況正在發生改變,近兩、三年來,專門針對美國航空母艦介入的各種反介入手段,包括東風21D、長劍10巡弋導彈及殲20隱形戰機等密集推出,這種反介入能力的形成,對美國在第一島鏈的軍事部署當然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威懾。而所有這一切,就是美國軍事界、政策界開始重新思考對台政策,包括《台灣關係法》以及對台軍售的主要背景。
對兩岸當局而言,這可是一個大形勢的巨大變化。對北京當局而言,解決台灣問題,固然要靠軍事實力,但也要靠政治實力。北京無法迴避的問題是,如何爭取台灣人民在兩岸和平統一及中國身分上的認同。沒有政治條件的成熟,單靠軍事條件的成熟,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甚至有可能產生更多的問題。
對台灣方面而言,無論朝野,面對著攸關台灣命運的全球大形勢、亞太中形勢及台海小形勢的變化,似乎都顯得相當遲鈍。距離2012年總統大選不到一年,但是我們完全看不到、聽不到相關的政治人物注意到及觸及到了這些重大問題,更不要說對這些形勢的變化及如何因應提出什麼樣的看法或主張了。馬英九總統、吳敦義院長、蔡英文主席、蘇貞昌前院長及其他一眾藍綠政治人物,你們都注意到了嗎?
【2011/04/20 經濟日報】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