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iscussion about America’s Debt Upper Limit

<--

高荣伟 http://www.gmw.cn 2011-07-22 15:51:49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外国人不知何故,对美国资产情有独钟。早在1880年,英国、德国及荷兰投资人买入25亿美元的美国证券,主要是铁路股份和债券。到了1894年,美国的四分之一铁路宣布破产,欧洲投资人损失惨重。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三菱集团旗下机构以天价买入曼哈顿区的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最后这家日资机构因为无法支付15亿美元贷款而以破产收场。1999年,日本软件银行集团(Softbank)大举进军美国的科技网络股,耗资2亿7500万美元收购网上杂货店Webvan,结果是投资化为乌有。

2002年,汇丰银行以142亿美元收购美国的家居国际(Household International),进军美国次贷市场,成为美国最大的次贷放款人之一。而被收购的“家居国际”之后虽改名为“汇丰融资”,但做生意的手法和以前一样具争议性,现在已成为美国民权运动组织的攻击对象。

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说:“全球经济正朝着另一次危机迈进,这一次的核心是政府债务危机。世界是不稳定的,因为决策者不愿处理结构性问题。”

再看一看美国的债务问题。继信评机构穆迪建议美国取消债务上限后,美国亿万富翁、“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同样建议美国政府取消人为设定的债务法定上限,以消除白宫和国会之间的“四分五裂”。面对近期美国政府和国会为了调高举债上限而争吵不休的僵局,巴菲特日前表示,人为制定国债上限正是引发白宫和国会朝野分裂的祸根,为此争论不休简直是浪费国会时间,美国政府最好完全摆脱举债上限的束缚。

奥巴马和国会领袖都“知道”,世界人民也“知道”,不能让美国国债在8月2日违约,否则评级机构肯定会把信用最佳的美国国债给降级。

当年,奥巴马在胜选演说中说:“当前金融危机是我们一生中最艰难的挑战——两大战争之一。”言犹在耳。美国经济即将遭遇沉重的政府债务危机打击也未可知,现在言犹尚早。

为此,奥巴马对共和党发飙,而白宫发言人对记者发飙,为了举债上限议题,白宫陷入一片混乱,吵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尽管奥巴马罕见的连续五天在白宫会见同一批国会领袖,一周内又再召开两次记者会。

美国国债信用降级会给世界其它国家的人民带来什么影响呢?就拿中国来说吧,到时候债券失去原有价值,先倒霉的是中、港、台等美国超级大债主。人们都知道,中国大陆为美国第一大债主、香港为第七大债主、台湾为其第九大债主。

接下来倒霉的就是美国人自己,因为美国势必还要再借债还债,但美国信用不好,只好付更多利息去借钱,这些利息谁给埋单?当然是美国人自己。届时美国人买车、买房的利息飙涨后,刚刚遭遇经济危机的美国人会变的更不敢花钱,到时候,奥巴马自己恐怕都会说,美国经济恐会再度衰退,甚至更糟。这意味着,全世界各债主又要再为美国埋单,还记得两三年前的惨状吗?特别是依赖对美国出口的国家。

但“知道”归“知道”,美国眼看还是要陷入违约边缘,因为就在两党互不让步之时,而美国人自己都搞不清即将大难临头。

据说,众院多数党领袖看看离债限越来越近,就提议先通过一个短期的方案,其它大的减赤方案,以后慢慢谈,但奥巴马为了连任,哪愿意一直有刀架在他脖子上,在当众发飙后,推开椅子、愤怒离席,留下错愕的众人,当然,这是共和党版本,民间还有流传更夸张的版本:拍桌、踹门,但民主党一概否认,只说谈完了,奥巴马先行离席了,还跟大家留下一句:明天见。

更可怕的是,美国人自己也不知道违约有多可怕。所谓违约,说白了就是美国跟债主借了钱,花光后竟然就说我不还了。美国很多人都不清楚,美国就是借债支撑起美国部分国防开销与社会福利的,现在这些钱花完了,不清楚现状的美国人竟然认为,美国不应该再提高举债上限了。

他们不清楚,所谓提高债限,目的是去还美国人已经花掉的那些钱,更多借的钱并不能流入自己的腰包,但民主共和两党似乎并不急于跟选民解释,所以,竟然有多达60%的共和党支持者希望完全不要提高举债上限,民主党有两成,独立选民则有近五成。

令人费解的是,将近四成的美国人竟然会认为,一旦无法提高债限,首先应该不要还钱、还利息给国际债主,只有一成说应该先停止支付社会福利等。换句话说,欠钱的认为不还债主钱是可以的,但自己饿肚子可不行。这一点虽然符合人性,但美国毕竟是一国家,不能像一个人,欠了债可以逃,美国是无处可逃的。

美国民主体制有令人称道的地方,但是制衡不该变成互扯后腿,互不让步,还因此拿美国自己的最宝贵的信用,拿美国人民的未来与福祉,拿中国、香港、台湾人民,以及日本、英国等国人民的血汗钱来开玩笑,再一次把“美国问题”像次贷危机一样外销全球,让全世界人民跟美国一起受罪。

奥巴马在胜选演讲中说的“美国的领导地位迎来了新的曙光”,是否会演变成一个绝妙的讽刺,我们拭目以待。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