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十周年之際值得紀念、反思、回顧的東西很多,而其中貫穿十年的、以反恐為核心目標的“漫長戰爭”尤其不能忽略,這場針對“一個人(本•拉丹)的戰爭”讓美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更沒有無代價的戰爭。戰爭本身就是“燒錢”的行為,隻不過反恐戰爭“燒”的錢更多,“燒”的時間更長,甚至“燒”的不僅僅是錢。
十年兩戰國防預算增加1倍
“9•11”反恐戰爭的代價最為顯見的是軍事開支,但這個開支的數目是難以精確估計的。根據美國國會研究處今年3月發布的報告,“9•11”事件以來,用於戰爭行動、基地安全、外援和參加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士兵醫療等的支出累計達到了1.283萬億美元。1.283萬億美元絕對不是全部開支。早在三年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史蒂格利茨就估計伊拉克戰爭耗費的資金將不止3萬億美元,而他認為這還是一個“保守的”估計。如果對比一下美國國防預算的變化,也許反恐戰爭開支的增幅更直觀一些。2001財政年度美國的國防預算是3631億美元,到2011財政年度,這個數字達到了7250億美元,增幅將近一倍。
國土安全開支每年750億美元
軍事開支僅能夠從每年的國防預算中看得到,還有更多的、與反恐戰爭有關的龐雜而龐大的開支未必那麼“顯眼”。發動反恐戰爭是從源頭消滅恐怖力量,與此同時,美國也在國內增強了防范恐怖行動的力量,這主要是“9•11”之后成立的內閣級的國土安全部。國土安全部的主要使命就是阻止恐怖襲擊、減少美國在恐怖主義面前的脆弱性,一旦恐怖襲擊發生,降低恐怖行動的損害。美國的國土安全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本土防范恐怖行動的機構,其預算年增幅在6%以上。“9•11”事件十周年之際,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每年用於本土安全的費用達到了750億美元。為了防范恐怖行動,美國各地建立異常復雜的電台網絡、升級了醫療響應設備,安裝了監控攝像頭和防爆牆,在機場安裝異常嚴格的安檢設備等。這些因為“9•11”新增的費用雖非軍事反恐,但無一不與反恐密切相關。
中東戰火使油價飆升拖累經濟
反恐開支的增加隻是問題的一面,由於中東的反恐戰爭,國際油價波動劇烈。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前,國際油價不到25美元一桶,到2008年,國際油價飆升,接近160美元一桶。石油對美國經濟的拖累顯而易見﹔巨量的反恐開支導致美國政府“欠債”度日。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和今年美國的債務危機與反恐戰爭的關聯不言而喻。
反恐戰爭付出25萬人的生命代價
除了金錢的代價,反恐戰爭讓美國付出了不小的生命代價。迄今,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導致4474名美國士兵命喪黃泉﹔在阿富汗的戰爭導致1750名美國軍人戰死沙場。目前,美軍雖然設定了撤出阿富汗的時間表,但完全撤出仍需時日,1750這個數字仍將持續上升,並繼續考驗美國的承受能力。除了死亡,還有大量的美軍士兵受傷,截止到去年底,有3萬多人受傷。除了美軍,其他國家的軍隊也因為參與伊拉克和阿富汗反恐戰爭而死亡,包括318名士兵死於伊拉克戰場,945名士兵死於阿富汗戰場。美國及其盟友的死亡僅是兩場戰爭的冰山一角,因戰爭死亡的伊拉克和阿富汗士兵、警察和貧民更是不計其數。據估計,因反恐戰爭死亡的人數約有25萬。
伊戰重創美國軟實力
十年反恐戰爭還讓美國軟實力遭受重創。攻打阿富汗得到了很多國家的支持,是因為美國遭到了恐怖分子襲擊,而阿富汗是恐怖組織的大本營。攻打伊拉克的時候,雖然也有不少國家支持,但核心的軍隊主要是美國和英國,兩國均被認為是“策劃”了這場戰爭。美國發動戰爭的理由后來被証明子虛烏有,而戰前在遭到很多國家反對的情況下單邊動武,美國因為伊拉克戰爭而被看做一個“黷武”的帝國。同樣因為伊拉克戰爭,美歐之間出現裂隙﹔美國和伊斯蘭世界的關系變得極為緊張。無論戰前還是戰后,各國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游行示威風起雲涌,遍及全球,美國的形象因此變得極為糟糕。軟實力的建設非一日之功,同樣,美國因反恐戰爭導致的軟實力損害也絕非奧巴馬總統在布拉格振臂一呼,號召核國家走向“無核世界”,或者在開羅發表一個溫情脈脈的講話所能修補。
反恐戰爭十年,顯在的效果是美國沒有再出現類似“9•11”那樣的恐怖襲擊,但代價同樣沉痛。軟硬實力的受損、金融危機的沖擊、不斷擴大的財政赤字讓美國檢討反恐策略,奧巴馬政府和美國人民繼續為反恐戰爭“埋單”的意願和能力不斷下降,拉丹被擊斃則為美國退出反恐戰爭提供了體面的借口。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