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梦晗:校际联合让美国高等教育更强
2013-05-17
美国的大学是这个国家最广受赞誉和最引人效仿的文化成就。然而,在金融危机和全球化影响日渐深刻的当下,美国高校一直在思变,试图保持在全世界高校中的领先位置。方式之一就是强化校际联合机制,即将各校的人力和教育资源有机结合,确保在逐渐失衡和承受巨大压力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美国某些学校因为有着一脉相承的宗教信仰或传统而互结联盟。它们情同手足,又各有所长。在这些校区合作中,以马萨诸塞州的五联校、加州的三联校和宾州的三校联盟最具代表性。笔者的母校布林莫尔学院就是宾州三校联盟之一。其他两所是斯沃斯莫尔学院和哈弗福德学院。这三所学校间可任意选课,甚至可去另一个学校主修专业。除了上课,学生还可共享对方的食堂和图书馆系统。
除了学校联盟硬件上的必要互通,软件上的配合才是真正让校际联盟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关键。学校因为师资的有限,不能同时提供所有专业需要的课程。以关系尤为紧密的哈弗福德学院和布林莫尔学院为例,经过磨合和精心计划,两校会提供对方没有的课程,比如在同一学期内,布林莫尔学院会提供微观经济课程,哈弗福德学院则提供宏观经济课程。为了两校学生互动上的方便,两所学校上下课时间会错开十分钟,同时两校之间每隔15分钟便有一趟校际班车。
除了文理学院之间的联姻,也有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的合作。哥伦比亚大学与巴纳德学院就是这种关系的例证。虽然它们的财政和招生相互独立,但颁发证书的时候巴纳德学院都会以哥伦比亚大学冠名。巴纳德学院的学生可以享用哥大的课程资源,借助综合大学的多专业优势,学院让对工程等学科感兴趣的人,在文理学院学习后,继续在哥大深造。这种现象在美国高校联盟中非常普遍。文理学院的学生都会积极到综合大学这棵大树下乘凉,通过这种非正式渠道的合作,弥补文理学院教育资源有限的遗憾。
另外,遵循教育无国界的理念,30%的美国大学生在大三时会选择以交换方式到国外学习一段时间。很多美国大学都在国外开设分校,更多的美国学校则会选择同世界其他高等学府建立联盟关系,或者参加一些跨国多校联盟,为学生提供交换学习的机会。
国际交换学习的盛行,始于二战结束后,当时的欧洲面临恢复社会秩序、重振经济和重塑各国关系的要求,互相派遣学生进入他国学习和生活成为一种最佳交流渠道。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当地语言、了解当地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养成独立、成熟和有国际观的领袖特质。
参与海外办学的学校中,以美国的最多,一共有78所。而在国际联合办学最多的对象国中,中国仅次于阿联酋,位列第二。(作者是麦可思专栏作家)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