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和平崛起,正遇到美国领导的同盟体系的阻碍。在中国周边,存在着美日、美韩、美新、美菲、美澳双边或多边的安全同盟。有的国家在利用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对中国施加压力,甚至借机谋取利益。这不仅让中国觉得被欺负,也让美国一些战略家感到担心。在他们看来,“美国真正的不安全因素不是其疆域会遭到入侵,而是同盟关系——尤其是美日同盟——将其拖入地区冲突的风险。”结盟是美国主导世界的基础,也日渐成为拖累美国的负担。
美国大规模结盟,是在二战后的杜鲁门时期。结盟帮美国主导全球秩序,使之能与苏联分治世界。这种同盟体系本质上是军事体系。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可安全框架却滞留在过去的时代。美国继续领导北约,维持着一种排他性的安全体系。在过去十几年里,美国依靠同盟国的支持打了几场战争,虽赢得了战场的胜利,却破坏了世界和平秩序,反恐是越反越恐。而且,最近钓鱼岛、南海及乌克兰事件都表明,美国的盟国体系破坏了区域稳定和大国间的均势,正把世界带到全面冲突的悬崖边缘。
其中的根本原因是,美国主导的排他性同盟体系难以容纳新兴大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安全需求,无法为世界提供安全环境。面对这种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传统旧盟,中国该怎么办?合纵连横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对结盟我们并不陌生。是不是也以我划线、区分敌友,建一个针锋相对的同盟?这做法看起来有利,却经不起时代的推敲。
既然排他性的旧式同盟体系无益于世界安全与发展,那就应该摒弃它,而不是模仿它。中国应弃旧盟,缔新约,创造新的、更符合世界大势的国际安全框架。中国领导人在亚信峰会上指出,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
摒弃旧同盟,就是要反对主导国家利益最大化的不平等秩序,改变非盟即敌的僵化思想,不要把安全体系搞成集团对抗体系,变成备战、打仗的体系。破旧还需立新。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建设,与许多国家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这其中不少通过签署法律文件,确定了缔约国的权力与义务。就国际法意义而言,共同体也是盟,是一种突出平等合作、互利互惠、安全发展一体、不站队不排他的新盟。这无疑是对国际安全与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也是营造未来世界格局的大战略。
这种新盟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作用,化解了一些冲突。新加坡前外长指出,亚洲国家可以与美国为友,却不能与中国为敌。这说明,以往同盟中的站队效应在亚洲开始减弱。乌克兰事件中,中俄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维持了大国均势,对防止事件走向失控有建设性作用。从中可发现,我们的目标并非要与美国主导的同盟体系进行对抗,而是要对旧同盟的绝对权力实现制衡,维持世界和平,实际推进全球多极化的政治和经济进程。
以合作、建设、包容、综合为特征的共同体发展,开始化解传统同盟体系对抗、排他、独占、单一等负面因素,中国推进共同体建设的效果初步显现。尽管这只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一小步,却让我们感到自信。国际政治舞台上,中国可以走自己的路,不必邯郸学步。▲(作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