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do-Pacific Says No to an Asian NATO

<--

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日前強調,印太有必要建立多邊安全合作的「亞洲北約」,並宣布美國將訂定「改變遊戲規則」的海軍擴編計畫,以對抗中國日益升高的海上挑戰。此前,美國副國務卿畢根亦指出,印太缺少強有力的多邊安全合作機構,希望美、日、澳與印度在「四方安全對話」基礎上,建立有結構的團體,並準備於10月的新德里會談,邀請南韓、越南及紐西蘭加入,為美國籌組「亞洲北約」暖身。

川普政府認為,美國在印太若無政治、軍事影響力,經貿商業利益也將不保,因此拉攏日本、南韓、台灣、澳洲、東協、印度等,加入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布局。不過,川普政府「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不僅「強勢獨行」而且「善變難測」,已經讓多數印太盟國友邦心生疑慮。

美國有意籌組圍堵中國的「亞洲北約」,不僅要求印太國家站在美國這邊,還將要求各國向美國多繳保護費,恐導致多數印太國家主流民意反彈,並讓各國領導人陷入內政、外交的困境。此外,美國的疫情紓困開支及「舉債強軍」的赤字預算,已經讓國債攀高到26兆美元,遲早會弱化美軍能量、美元流通性與國際影響力。多數印太國家對於美國步向衰退的趨勢不可能視而不見。

換言之,美國意圖拉攏印太盟國友邦組建「亞洲北約」,恐怕難有堅實支撐的基礎。當前,川普政府積極布局「印太戰略」,卻還開口向日本、南韓、台灣、東協等國要求增加對美軍購數量。尤其,川普政府祭出「經貿民族主義」措施,警告印太國家不要再占美國便宜,這種軍事安全與經貿政策分離的矛盾,已經讓多數印太國家流失對美國的信任感;同時,美國組建「亞洲北約」勢必惡化美中新冷戰的氛圍,並對印太國家造成選邊的新壓力與安全風險。

當前,多數印太國家認為美國已從主導與施惠者,轉變為自私攪局者與競爭者。近來中國科技發展被美國「卡脖子」,恐讓印太國家調整「友美和中」的平衡比重,朝向美國傾斜。但印太國家面對美中競爭的詭譎局勢,根本不想明確選邊站,也不願意與中國攤牌敵對,讓經貿與安全利益同陷高風險環境。因此,多數印太國家在深思熟慮後,恐怕還是會向美國說不。(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