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aiwan Relations in an Age of Competition for Power

<--

台灣在美中強權競爭下具有特殊地位,地緣位置自上個世紀冷戰至今,始終是東西交會,南北通衢,島鏈中心,美中交往則為橋梁,美中對抗則成危地。

不變的地緣位置之外,鑲嵌在當前強權競爭的戰略圖像中的台灣,美國高則看民主價值,實則最在意前沿堡壘的自衛能力;大陸高則看民族復興,實則最在意台美關係的緊密程度。

「現在是台美關係最好的時候」這句話,自李登輝以來的歷任總統都說過,對於從事外交工作的同仁並不新鮮,反而有些壓力感。而處理好台美關係的關鍵在於雙方對於形勢判斷的相近程度,及各自利益的重疊範圍。

中國大陸的快速崛起拉近了與美國的實力差距,「一帶一路」的擴張,「東升西降」的自詡,「定於一尊」的統治,讓美國失去了聆賞「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的興致。在美國各界逐漸積累而引發濃烈的跨黨派集體焦慮與制約意識,美中關係從擴大交往轉變為強力競爭時,台灣處理對美關係的壓力就越大。

美國對台灣很重要,美國是支撐兩岸綜合實力失衡關係的戰略槓桿,是可以抗壓而維持經常性對台軍售的唯一強權,是提供各領域知識與高端技術的重要來源,是影響台灣選民投票行為與選舉勝負的關鍵因素。然而,美台之間此種極不對稱的關係,眾所周知也無需鐵齒。

在美國國會山莊的辦公室走道間,在政府機關與政策智庫的會議室內,若非新冠疫情的阻隔,應當會有更多的台灣朋友可以親身感受美國現在巨大的「抗中」氛圍。美國的長年好友還會善意提醒:engagement(交往)這個詞,現在很少人聽得進去。取而代之的是security(安全):戰略安全、國防安全、經濟安全、高科技安全、產業鏈安全。

美國國防與情報首長在國會聽證中,對於中共在2027年具備全面武力犯台能力的評估,由於中俄年初宣布沒有上限的夥伴關係,及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而使得華府更相信其真實度。即便台灣諸多民調並不認為大陸會在近期對台武統,但易與烏克蘭處境邏輯比擬的台灣,遂成為加碼的美國對台壓力源。

美中必有一戰及大陸必定對台動武的論調並不新鮮,但2027或2035年可能發生的估算,就會涉及完全不同的國防戰略與戰爭準備。如果台灣與美國對於台海發生戰爭的形勢判斷不一樣,以號稱現在是台美關係最好時刻的說法,我們政府有沒有一套與美國「認真討論」的情報支撐與論辯準備,敢不敢冒著觸犯美國的風險「直面陳述」?

本世紀才初獲執政機會的民進黨菁英階層,如今應該終於學到經營台美關係的難處,以及隱忍不對稱壓力的苦楚。美國雖然是一個霸權,也有與人論理的肚量;雖然是一個強國,也是一個尊重勇者的民族。因此,搞好對美關係不是言聽計從,親美更不是照單全收就可以贏得美國真心的讚賞與支持。

所謂「親美」的真實意義,不是政黨之間的順從聽話比賽,而是雙方以立國精神相通的「自然價值聯結」,是以自身國家利益與民眾福祉為準的「戰略部署」,其目的仍定錨於國家的尊嚴、安全及永續生存與發展。

台灣應該是連結亞洲大陸與大洋文明的交會點,而不是強權爭霸的交火點。自由價值在民主政治實踐上累積的經驗是全球華人共同的寶貴資產。被譽為民主燈塔的台灣所放射出的光芒,當然應該不只照耀到台澎金馬而已。

能有自身的高度,才有「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的台美關係。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中華戰略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About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