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hift in Tr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US, China and Russia

<--

美國總統歐巴馬任期只剩半年,國內人氣越來越高,惟檢視其留下的外交資產,並沒有領導世界走向和平,而是往結盟對抗的老路前進。

其中關鍵是歐巴馬任內與中共及俄羅斯的關係惡化,促成北京與莫斯科大幅改善關係。戰略上,美國最不願見到中俄攜手,牽制美國。以往幾十年不可能發生的事,現在卻變得可能。

這種戰略情勢的變化,並非勢所必然,而是美國連串錯誤政策導致的結果。這些錯誤源自美國對外常不尊重差異,又輕忽對手尊嚴。

首先美國對烏克蘭的政策,改變了俄羅斯對西方的態度。蘇聯前領導人戈巴契夫原屬較親西方的領袖,對普亭不假辭色。最近接受紐約時報訪問,卻極力批評美國,感覺結束冷戰,遭到背叛。他表示美國自認是勝利者,將俄羅斯當成被解放的農奴對待,把北約軍隊放到邊界。

對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歷史關係,美國欠缺敏銳感,太過介入烏克蘭內政,不考慮俄羅斯的焦慮,不單造成烏克蘭內部分裂,也同俄羅斯劃下難以修補的裂痕。

同樣情況出現在釣魚台與南海。以釣魚台為例,一九七八年鄧小平訪問日本,表示釣魚台問題,雙方政府應避開比較明智,擺一下沒有關係。往後多年,中共與日本確實擱置爭議,直至二○一二年九月日本政府將釣魚台國有化,雙方關係始急速惡化。

當 中日為釣魚台陷入紛爭,美國應勸導日本,沒想到卻火上加油,從國務卿、國防部長,甚至歐巴馬都公開表示,釣魚台適用安保條約,踩到了北京最敏感的領土主權 神經。長期以來,釣魚台握在日本手裡,只要不凸出這項議題,北京想擺一擺。當日本凸出了爭議,美國又力挺,中共顧及顏面,只能針鋒相對。

二 ○一三年初菲律賓向國際仲裁法院提出南海仲裁案,北京認為影舞者是華盛頓,不然菲律賓不太可能走這條路。對北京而言,南海主權爭議,非一朝一夕,填海造陸 也非獨有中共為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也在掌控島礁填海,建造機場。如同釣魚台問題一樣,北京認為美國將矛頭對著他,並不公平,顯然另有所圖。

從二○一三年底,中共開始在南海島礁快速填海造陸,面積越來越大,可視為對美國不友善政策的反制。北京的另一考量,自是看重這些島礁的戰略價值,擴建造成事實,以免落了後手吃虧,然此舉引起鄰近國家抗議。

從 釣魚台到南海的緊張,美國作為世界領袖,若善於處理,不致於此。北京在經濟轉型當下,非常需要穩定的周邊環境,更沒有能力挑釁美國霸權地位。無奈美國展現 砲艦的強勢作為,讓中共尊嚴受挑戰,變成互不相讓。目前南海情勢走入惡性循環,危機日漸升高。南海仲裁案即使公布,只會導向新一輪的對抗。

中 共與俄羅斯一度與美國親近,如今美國卻將兩個世仇擠壓成好朋友。其實美國霸權地位,短期內莫斯科或北京不可能取代,過度防堵只會造成更多摩擦。美國應以更 細膩、彈性的政策處理與中共及俄羅斯關係,而不是將他們視為異類,激起更多民族主義的情緒。美國下任政府如不改弦更張,任何誤判都可能危及區域經濟與安 全,並對大國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About this publication